搜索 解放军报

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以“解剖麻雀”的方式研敌知敌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陈双平责任编辑:尚晓敏
2023-02-20 09:35

以“解剖麻雀”的方式研敌知敌

——锚定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奋进⑤

■陈双平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始终瞄准主要威胁、战略对手和主要作战对象是思考研究一切军事问题的起点,也是归宿点。

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人民军队打赢能力”,又指出“研究掌握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特点规律,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这为我们研战谋战立起了根本遵循、明确了主攻方向。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国家安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反分裂斗争形势严峻复杂,周边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更加凸显,家门口生乱生战的可能性增大,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如何防范敌技术突袭、如何加快发展制敌胜敌的新力量新手段、如何体系构建管用托底的战法……只有校准研究的起点站位,廓清发力精进的方向领域,用好“解剖麻雀”的方法工具,才能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金钥匙”。

“解剖麻雀”是我党我军倡导并实践的一种重要工作方法,就是通过深入研究具体典型,看清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规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一方法体现了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由特殊到普遍的认识原理,其精髓在于解剖一只麻雀、破解一类问题、推动一项工作。正如习主席反复强调的,“要坚持问题导向,紧贴作战任务、作战对手、作战环境,深化作战问题研究,有针对性地做工作”。

用兵之要,必先察敌情;常胜之家,必先悉敌情。列宁说:“一支军队不准备掌握敌人已经拥有或可能拥有的一切斗争武器、一切斗争手段和方法,谁都会认为这是愚蠢的甚至是犯罪的。”1950年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之后,彭德怀在废弃的大榆洞金矿指挥作战,床头始终放着《麦克阿瑟》《麦克阿瑟的两栖登陆作战》两本书,“几乎每晚睡前都会翻阅”,研透了麦克阿瑟的狂妄自大并作出针对性部署,为夺取第二次战役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军对埃及和叙利亚部署的“萨姆-6”防空导弹重视不够,沿用以往战法,导致损失惨重。而在9年后的贝卡谷地之战,以军6分钟就彻底摧毁叙利亚19个“萨姆-6”防空导弹阵地,这正是以军苦心研究“萨姆-6”导弹技战术性能并针对性采取制敌之策的结果。一定意义上讲,战场对抗就是作战双方研敌知敌情况的比拼。未来信息化智能化战争中,多维打击强度、态势转化速度、战略影响深度等都将大大超越既有认知,以“解剖麻雀”的方式研敌知敌,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手之强,既强在武器装备等显性“肌肉”上,也强在实战经验等隐性“经脉”中。“解剖麻雀”讲究的是“由表及里”,需要用“工笔画”把对手的像画具体,把藏在对手脑子里的“密封卷”搞明白。一方面,要突出研究重点,既重视从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进行研究,更强调结合练兵备战现实需要,扭住其作战思想、作战原则、战法打法、装备性能等具体问题展开攻关,以敌为鉴、反观以求,做到强中见弱、利中见害、虚中见实。另一方面,要追求研究深度,系统收集占有最新资料,结合任务对比、梳理、消化,掰开揉碎、抽丝剥茧、“事”中求“是”,提高研究的针对性、有效性。比如,跟踪对手无人智能装备发展,应循照“作战理论-作战体系-装备发展-实战运用-启示借鉴”的逻辑链路逐层剖析;分析其作战行动,应重点梳理联合目标定位、多域隐蔽渗透、快速舆论造势等情况,从情报支撑、指挥控制、力量运用、装备变革等不同方面研提对策,等等。

敌人好比一面镜子,以敌为镜可以知不足;敌人如同一位老师,以敌为师可以多胜算;敌人犹如一块砺石,与敌过招可以强素质。以“解剖麻雀”的方式研敌知敌,目的在于为我军军事斗争、练兵备战和改革建设提供有价值的路径参考,必须摒弃“书斋模式”,注重成果落地应用,否则就会偏离本质,流于形式。要科学比对、正确认识,实事求是分析对手优劣短长,确保成果可循可鉴;要研用结合、持续深化,采取理论研究、进入方案、实践验证、迭代升级等方法,检验完善研究成果,推动成果进入决策、融入实践、支撑预案;要共享成果、提高质效,用好信息化手段、搭建数据平台,实现各层级、各领域、各方向研究成果按需对接、定期推送。

“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真正的军人,大脑时刻装着战争,眼睛始终瞄着对手。面对未来战争的严峻挑战,我们唯有不断强化研敌知敌的责任感、紧迫感,熟知其“昨天”、看清其“今天”、预判其“明天”,方能料敌在先、以变应变,肩负起新时代人民军队的使命任务,始终做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

(作者单位:陆军研究院某研究所)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