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导弹兵王》:来自基层军营生活的吟唱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陈先义 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9-06-03 20:17:12

来自基层军营生活的吟唱

——评军旅小说《导弹兵王》

■陈先义

捧读赵风云、张良合著的长篇小说《导弹兵王》(安徽教育出版社),一股清新的军营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这是两位年轻的新闻工作者第一次把创作的笔触涉猎长篇小说创作。书中浓郁的军营生活韵味、扎实深厚的生活功底,让读者品味了真正来自生活第一线的那种特有的军营生活气息。当细细读完这部30余万字的作品,我切切实实被作者讲述的故事震撼了、我为作者扎实的生活积累而由衷地赞叹。我认为,这是近一个时期以来称得上是真正直面生活的优秀之作。

读《导弹兵王》,我们不能不由衷地叹服两位新闻工作者捕捉故事、善于讲述细节的能力。作品写了一个普通的士兵,并且入伍数十年一直都是一个士兵。小说的人物原型是我导弹部队一个名叫王忠心的英雄模范。王忠心来自安徽徽州农村,他用满腔的忠诚当好一名普通士兵,在导弹部队关键岗位担负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使命。这么一个憨厚朴实、不善言语却精于业务的士兵,由他带的兵先后成了他的上级,甚至成了将军,他却依然如故地是一名普通一兵。特别是当他服役期满回到故乡,正在与妻儿团聚,开始打理自己小家的生活时,国家召唤,一纸命令又把他重新召回原来的岗位,工作依然是一个操作导弹发射的普通士兵。重新归队后,他依然兢兢业业地工作,当好一颗普普通通的螺丝钉,在关键岗位上为祖国、为人民效力。后来,他立了大功,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诸多不平凡的业绩,成为获得“八一勋章”的英雄。作者基本是按照主人公成长的足迹去结构小说的,但循着这个士兵的成长之路,我们看到一条真实的、伴随人民军队发展、从战士到英雄的当代优秀军人的成长之路。

两位作者堪称编织故事的能工巧匠。他们善于捕捉生活细节,善于提炼人物故事,善于从人物几十年的经历中提炼出最能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时代精神的故事。要把生活中的典型故事写成文学意义上的小说,最忌讳的是受真人真事的局限。这部作品恰恰是以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底本,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文学意义上的士兵形象。依据人物的成长史,作者为我们叙写了一个个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比如,作者一开始就写到王忠心提干的三度落空。提干,对于有过军营生活经历的人来说,是命运的重要转折,也是个人价值实现的一种体现。但是,王忠心第一次提干失败了,他目送自己的同年战友陈大豪走上军官岗位,依然像往常一样默默地在本职岗位上勤奋工作。但第二次、第三次提干连遭失败,这对他是非常严峻的考验。作品非常详细地写了主人公面对这些重要变故的心理状态,写了他的思考和他一如既往的工作精神。此后,不论是参加重要演习,还是应对突发任务,王忠心都表现出一个士兵的大局精神。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故事,写出了一个士兵的家国情怀和大局意识。

一个人一个时间做一件事也许是容易的,但当它成为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一种常态时,就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品格。支撑王忠心整个军旅生涯的正是这样一种可贵的精神品格。把这样一种战士品格写得生动逼真鲜活,是《导弹兵王》的鲜明特点之一。

《导弹兵王》最值得一提的,还是对主人公王忠心已经解甲归田又重新被召回的这段描写。的确,作为一名军人,只要你穿过军装,即使你尽完义务,离开军营,但一旦祖国召唤,你必须义无反顾地听从命令,重新回到战斗岗位。这是每一个军人的光荣使命和职责所在。但是,对王忠心来说,他毕竟已经超额完成了十多年的服役使命,并且他的小家庭刚刚组建。恰在这个时候,部队一纸电报召他归队。作者对这一段的描述,简练、简洁,说王忠心看到电报,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即丢下农具离开农田,赶往回部队的车站。这样一种召之即来的服从意识和大局观念,表现了当代中国军人的家国情怀和对党、对人民的忠诚。作者的笔墨简练而清晰:“杨红苗记得那天,她见一贯稳重的丈夫拿着那封电报在挂满衣服的裁缝铺里转起了圈圈,他好像有好多事要做,但又不知道该做什么。他是亢奋的、精神焕发的,眉毛和嘴角的皱纹都是往上挑着的。他整个人好像笼罩在了无形的光圈之中。显然,这个退伍仅仅半年的老兵瞬间进入了待命出征的状态。”寥寥数语,便使一个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老兵形象跃然纸上。

《导弹兵王》设置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但每一个人物都个性鲜明,栩栩如生。陈大豪、游小平、杨磊,包括王忠心的妻子杨红苗等,这些人物都是来自生活的积累,都是活生生的当下社会的人物,都不是对主人公王忠心的简单陪衬和烘托。作为王忠心的战友、同事和家人,他们与王忠心或者有工作、生活的矛盾冲突,或者是竞争的对手,但是他们都因受到王忠心精神品格的感染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不断提升。这样一种提升,也使人物显得更加真实可信。特别是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十分感人。当已经成为王忠心上级的陈大豪与王忠心难得会面时,很多人以为这是必不可少的冲突和尴尬,但谁都没有想到,王忠心见到陈大豪,规规矩矩地向自己的老战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让陈大豪感动不已。他没有想到,这个因各种原因没有提干,可能比自己更优秀的战友和同年兵,竟然会这么礼貌地尊敬自己。一个看似简单的礼仪,表现了主人公的境界和情操。作者正是通过这样一些看似平凡却感人的故事,写出了一个军人的精神世界,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现代军人形象。

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位作者对待生活的真诚态度。我们从作品中读到的更多的是质朴和隽永,是率真和真情。作者没有追求华丽的辞藻,没有编造离奇的故事,字句之间是一种流淌的真情。很多故事如果没有生活的体验,没有对部队生活浓得化不开的情感,是不可能写出那么多生动感人的细节的。作者依据原型人物的故事进行了文学的再创作,更准确地说,这是一部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出来的小说。

当我们读到《导弹兵王》这样一部来自生活一线的作品时,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当下的军营生活和军人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写好变化的军营和新时代的军人,没有对生活的深刻体验是不可能完成的。这部作品中透着的生活真实,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我们读起来倍感亲切和亲近。我们有理由为这样一部散发着时代气息的优秀之作击节叫好,也希望我们的文坛多一些与时代同步的、“现在进行时”的优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