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我们是谁?简单的愿望,值得我们不简单的付出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李茉 杨九朋 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9-12-24 01:01:18

12月的长沙,没有北方刺骨的寒风,但同样湿冷难耐。我们的“冬训”就在这沁骨的“清凉”中开始了——在国防科技大学3号院学员队接受45天的岗前培训,上好“新兵”第一课。

我们是谁?其实,关于我们的报道并不多,网上搜索的结果多数也只是培训机构发布的招考培训班信息。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不重要。我们,是军队人员的组成部分,是军队改革中的新兴力量。我们,叫做文职人员。

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时,文职人员方阵伴着这样的解说词走过天安门前:“汇聚天下英才,壮大强军事业,伴随着人民军队改革重塑,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汇入军营,用知识和智慧助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我们从五湖四海而来,只为了心中的军旅梦。

我们中有履历惊人的“大咖”、名校毕业的“学霸”、留学归国的“海龟”,有退役的大学生军官,也有初出茅庐的应届生,有为了一睹“天河”团队而雀跃的技术男团,也有一听体能考核就本能“晕”的少女组合,但更多的还是热爱国防绿的军旅铁粉。

这次参与国防科大集训的265名文职人员,均来自工程岗位,其中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通信工程、网络安全、计算机开发与应用、管理、工程造价、纺织化学等,虽然专业不同、年龄不同、工作方向不同,但大家都努力适应军营集体生活、同荣共辱,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战友认同感吧。从今以后,大家同在一面军旗下,守护着同一片土地,强国强军梦想给了我们前行的力量。

我们从和平年代的军人家庭中来,只因祖辈父辈的奋斗果实需要一代一代甘愿奉献的人来守护。

或许是因为从小耳濡目染的军号、军令让他们对队列口号有更深刻的记忆,或许是军人血液中不服输的韧性让他们不甘落后,队列班长中有五分之一来自军人家庭。

学员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谈心会上,娄宏哲作为退役军人报考文职人员的代表,同时也是军人家属代表发言。作为“过来人”,他开玩笑说:“进入军营,你对幸福感的需求会随着训练的深入而降低。”当时,大家也只是一笑而过。短短十几天时间,我们就深刻地体会到“过来人”的经验远比军旅电视剧来得更形象生动。第一周过后,大家慢慢适应了军营中的一日生活制度,体能课也从拉伸热身阶段正式进入了3公里慢跑测试。半天的理论学习,半天的体能测试,晚上的队列加练,不断袭来的论文截止时间……我们从“来长沙出个‘长差’”的错觉中慢慢醒来,偶尔的体能课可以自由活动、队列课不用加练、周末能多一个外出名额,都让我们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即便是成长在军人家庭中的文职人员,也更深刻地体会到当兵的不容易。但从小就熏陶的血性和韧性,让大家不愿轻易放弃,就算是再大的困难,也会拼尽全力去克服。同班的逄雅钧,来自军医世家,受伤、发烧也不愿离开训练场,只因不想拖班级训练的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