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在我青春的记忆中,蒲公英是最美的花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孙铁民 责任编辑:张思远
2020-08-07 10:56:55

山沟绽放蒲公英

■孙铁民

蒲公英,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花,它生命力极强,在贫瘠的山坡上随处可见,在我青春的记忆中,那是最美的花。

时隔38年再一次回到老部队,站在既熟悉又陌生的营区里,我却搜寻不到记忆中的画面。机关办公的平房被拔地而起的办公楼所代替,营区纵横笔直的沥青路宽阔、通达……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和同行的老战友于宝生见到了张新中政委。张政委1.78米左右的个头,着一身作训服,很是精干。他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仓库把红色历史文化与现实红色故事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红色链条,用以激励官兵。同时,张政委希望我们在全体军人大会上讲一次传统课,我欣然答应。

下午,在大会上,我结合自身经历,围绕艰苦奋斗、严守纪律、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三个方面,先后讲了“屁股上‘长’燎泡”“玉米笑了”“八个馒头”三个小故事。我坚信,会场上那一次又一次的掌声,既是对部队光荣历史引以为豪的赞扬,也是官兵们从心底里擂响的接续传承的战鼓。

1974年12月,我入伍来到这个山沟仓库,在这里战斗生活了7年多,蒲公英一直陪伴着我,也成为我离别后久久的牵挂。晚饭后,我们向山沟深处走去。我惦记着去找蒲公英,也顺便去看看北山坡上那个我熟悉的哨所。

道路两旁一棵棵高耸入云天的白杨,似乎在向我述说部队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1956年,第一代官兵在这片杂草丛生的土地上艰苦创业,种下了第一批白杨树。之后,一代代官兵继续培育种植,现已形成了交错有致的白杨林。走着走着,一个展牌映入眼帘。我驻足细看,上面不仅记述了白杨树林的历史,也记载了目前“共计452棵”的数量。

我们路过一片山楂林。山楂树已经蹿出绿叶,充满生机。灵动的绿叶在微风中轻舞,似乎在骄傲地对我说,它们和一代代官兵一样,对这片土地爱得自然,爱得深沉,爱得厚重。“现有山楂树1982棵”的展牌也进行了记载。

“看,蒲公英!”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生长着一片茁壮的蒲公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开出了花朵,好像在满怀喜悦地迎接它们不曾忘怀的老朋友。我急忙蹲下身子,静静凝视着它们,用心灵与它们对话:蒲公英啊,你扎根在这艰苦的环境里,在寂寞中默默坚守,在春天里迸发生机。在我心目中,你虽不艳丽,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如仓库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初心不改,壮美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带着了却一桩心愿的喜悦,我们来到了哨所。当年我任排长时,排里有一个班常驻这里执勤,因此,这里也是我经常来往的一个点。

现在这个哨所是在原哨所的地址上新建的。执勤的是一位山东籍战士,高高的个子,很是精神。他很有礼貌地接待我们参观了宿舍。宿舍内干净利落——四张床,两两相对,床单洁白平整,四床被子都叠得方方正正。略一抬头,只见迎面墙上整齐地张贴着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的挂像。

华灯初上,我们回忆着往事,不知不觉返回到机关办公楼。路边一个精致的橱窗里“‘两树’精神”四个大字十分抢眼,“两树”精神的题目下面是“守清贫艰苦为荣 耐寂寞山沟为家 爱本职敬业为先 履使命奉献为乐”的文字。我看着这些文字,蓦然想起白杨林、山楂林那两块牌子,想起了静静绽放的蒲公英。

此时我已经明白,在强军兴军路上,仓库是在用红色文化的土壤,培育广大官兵白杨树般挺拔向上的性格、山楂树般扎根泥土的品质、蒲公英般忍受寂寞甘于奉献的精神啊!

兰进,技术十级,组织上已经安排其转业,但他仍在用实际行动站好最后一班岗。他带着对部队的不舍对我说:“要争分夺秒多做些事,以后再来就不容易了。”我看到了他在2020年2月7日夜间11点多给政委发的微信:“政委,咱们系统如果有抽组去支援武汉的,不管干啥,我报名去。我体质好,不怎么感冒!”

范家洪,一位工程师,组织上也确定了他转业。2020年2月3日他给政委发微信说:“若有支援任务,请组织上优先考虑我,希望离队之前能发挥点余热,尽一名党员应尽的义务!”

一个个人,一件件事,我被感动着,也自豪着。

站在这个整洁现代的营区里,我感到一切都变了,一切又都没有变。灿烂绽放的蒲公英、郁郁葱葱的白杨林、山楂林,在我心中生机勃勃地生长着,组成了一幅让我心醉的动人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