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工程兵沙子呷:没有战争的年代,我还在战争中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李一叶责任编辑:杨红
2020-09-14 08:51

没有战争的年代,我还在战争中

在艰苦的地方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入伍第3年,沙子呷和战友们来到海拔3500多米的高原。这是沙子呷第一次上高原。他背着15公斤的氧气瓶,一边吸氧一边打风钻。

一次,沙子呷连续施工10多个小时,因为缺氧劳累,从几米多高的地方摔下来,掉进水塘里。

幸好,没什么大事。沙子呷爬起来,休息了10分钟,又起身继续工作。

也是这一次,沙子呷实现了入党的心愿。

人生的梦想就这样实现了!沙子呷高兴得躲在仓库里哭。

那时,家里还没有装上电话。沙子呷父母跑到邻居家,接到了儿子从部队打来的电话:“我入党了。”

第二天,母亲跑到寨子里,挨家挨户地说:“我儿子,20岁就入党了!”

后来,沙子呷又不负众望,考上军校,成为一名军官。整个寨子都以沙子呷为骄傲。

沙子呷总觉得,如果不是因为来到部队,这些幸运就不属于他。“我是党和部队培养出来的孩子,这份恩情不能忘。”他说。

那天,沙子呷受领紧急拆模板任务,挤进60厘米见方的狭小空间。没想到,侧墙处一块松动的模板忽然掉下来,重重砸在他右脚上。

疼痛钻心。因为不想拖连队的后腿,沙子呷硬是坚持工作了15天。后来,他的脚趾发炎溃烂,肥大宽松的迷彩服再也遮不住了。

指导员叶国迎得知情况后,急忙把沙子呷送到驻地人民医院。拍片后,医生告诉他砸断了3根脚趾,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可能需要截趾。

“截趾后,部队还会不会要我?”沙子呷一下子急了——原本,家人盼着他来部队建功立业;现在,他却要成为残疾人。

时任政委胡卫平斩钉截铁地对医生说:“不管想任何办法,也要保住沙子呷的脚!”

回到工区,医生把沙子呷脚上的淤血全部放出来,剔除骨间腐肉。每次换药,强忍疼痛的沙子呷不是咬枕头就是咬木棍,好几次木棍都被他咬断了。

经过两个多月“刮骨疗伤”,沙子呷伤情逐渐好转,保住了右脚。当他再次走进阵地时,战友们纷纷惊叹道:“沙子呷简直就是阵地‘铁人’!”

“铁人”也有害怕的时候。

那年,部队在工区进行爆破作业,拱顶一块黑板大小的巨石突然掉落,将战友闫卫衡砸进水坑。沙子呷跳下去,拼命扒开碎石。

闫卫衡送到医院,全身12处骨折,但好在保住了性命。回到工地,奔波一路的沙子呷,腿一直发抖。

这次险情,让沙子呷真正意识到“阵地就是战场,施工就是打仗”的深刻含义。也是这次事件,让他懂得,生命安全高于一切。

地下工程施工,是公认的高危行业。风险,很多时候是不可控的。

导弹不等阵地。再辛苦、再危险的工作,也总要有人做。沙子呷说:“我必须走在第一个。”

当上连长后,沙子呷最看重的就是安全问题。在他看来,导弹工程兵不一定要有多大的成就,“战友们怎么来的怎么走”也是一种成功。

“安全问题绝不姑息!”工作中,沙子呷脾气有时很“暴”。正因如此,他带着战友们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一次,沙子呷到爆破作业面查看情况。细心的他听见拱顶仿佛有滴水的声音,可反复勘察,并没有发现滴水情况。

快步走出洞口,他还是放心不下,又转身返回,再次用强光手电在拱顶上反复检查。突然,他发现拐角处一道一指宽的裂缝,正往外冒浑水。

“快撤!”新来的战友被石头绊倒,沙子呷用手拽着他们向洞口跑去。

跑出不到30米远,他们便听见身后一声巨响,山石裹着泥沙从拱顶塌落下来,瞬间填满了作业面。沙子呷和战友们紧紧抱在一起……

这些年,沙子呷最引以为傲的,不是提干当上了军官,也不是取得了多少荣誉,而是自己带过的兵,“父母怎么送来的,我怎么好手好脚地给他们父母送了回去”。

笔记本上,沙子呷写下这样一首诗:“没有战争的年代/我还在战争中/血汗浸染的岁月/硝烟雷火/风餐露宿/铁马冰河/都是为了一个庄严的承诺……”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