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怎么看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曹二刚、董俊林、熊杏林 责任编辑:马嘉隆
2020-08-10 22:11:16

言武备者 练为最要

——怎么看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

为什么说军事训练是最直接的军事斗争准备?

“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军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把军事训练摆到位、抓得实,才能打胜仗。

20世纪50、60年代,当美蒋飞机犯我领空侦察袭扰时,毛泽东3次点将海军航空兵第4师10团出征,每次都能迅即行动、胜战而归。第一次点将是1958年8月,国民党军飞机袭扰福州,彭德怀建议派10团去,毛泽东当即说:“好,就派10团去!”他们一举击伤敌机2架。第二次点将是1964年11月,国民党军启用美制高空侦察机频繁对我进行侦察骚扰。毛泽东看完情报后说:“海军航空兵不是有个第4师,4师有个10团吗?请他们去一趟……”受领任务后,10团抓紧进行战前练兵,进行图上演练和协同训练,还总结出一整套动作要领并归纳成简明易记的战斗口诀,空、地勤人员一面背诵、一面演练,做到了听音辨认、闻声知情、空地一体,最终成功将敌侦察机击落。第三次点将是1965年1月,美国发动对越南北部的武装侵略,面对狼烟四起的南中国海,毛泽东问:“10团在哪里?”10团再次奉命出征,为克服高度关、引导关、射击关等难题,领航员和飞行员时刻在一起,以便熟悉并根据每位飞行员性格实施具体指挥引导,不仅在空中反复演练,回到宿舍还把飞机模型挂在床前的铁丝上苦心琢磨,在不到一年时间里,10团先后击落敌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3架、战斗轰炸机1架。他们能够铸就王牌,凭的就是练中战、战中练。没有平时的扎实训练,是不可能有关键时刻一击制胜的。

军事训练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也是未来战争的预演。2018年夏秋,中央军委对分布在五大战区的各军兵种和武警部队进行整建制战备拉动。拉动空军部队挂载实弹、空中加油连续飞行数千公里、在夜间复杂光电条件下实弹突击;拉动陆军、武警部队在大雨中实施10余个小时的机动与对抗;每到一个单位都有重点地抽查作战体系构建、目标发现识别、战场指挥控制和精确打击实施,不设预案、不定时机、不划范围,全程临机导调、昼夜连续实施。这次拉动无论是规模还是实战化程度,在和平时期我军发展史上都极为罕见,是对部队战备状态和训练水平的有效检验,更是对练兵备战的有力促进。

2020年1月2日,习近平主席连续第三年向全军发布开训动员令,命令全文首次以通稿形式公布。全篇字数不多,最核心的指向就三个字:练为战!号令如山,鼓角催征。我们要坚持军事训练战略位置、中心地位始终不动摇,突出以战领训、突出体系练兵、突出对抗检验、突出打牢基础、突出锤炼作风,以练兵水平的提升带动备战打仗能力的提高。

为什么军事训练要贴近实战?

1966年,伊拉克空军飞行员穆尼尔·雷迪法驾驶先进的苏制米格-21战机叛逃到以色列,以色列空军如获至宝,对战机进行了全面评估,并通过飞行员了解了伊拉克空军的苏式作战模式。随后抽调精英飞行员,组建“外国空军模拟大队”,建立起世界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假想敌部队。以色列空军其他部队通过与该大队展开实战化训练,很快熟悉了阿拉伯国家的空军战术,这为他们在之后的实战中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自此,实战化训练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军队竞相发展的“热项”。现在,实战化训练水平的高低,往往最能反映一支军队的建设质量和作战能力。

“突击队员迅速炸开主楼北门,沿二、三层突击,在第三层楼口发现有人在房间内活动,立即开枪击毙1名男子,并控制房间内的2名妇女和几个孩子。”这不是小说,也不是电影,而是美军击毙本·拉登的真实场景。为完成这次突袭行动,美军突击队员在行动前的“地狱周”里,曾连续进行了132小时的海中游泳和障碍跑训练,一周睡眠时间不到4小时,在按照1∶1比例建造的本·拉登宅院模型中进行了5天专项训练,反复演练行动方案和各种应急处置预案,每一个战术动作都转化为了肌肉记忆,确保行动达成预期目标。战争实践一再表明,今天像打仗一样训练,明天才能像训练一样打仗。

有人曾经形象地打过一个比方:“以前我们的实战化是端起枪来再瞄靶,琢磨的是枪的事。今天我们要琢磨靶子是不是定得准,是不是聚焦未来的战场。”现在,有的把实战化等同于实弹化,认为硝烟弥漫是实战化训练的典型场景、弹药消耗是实战化训练的衡量指标;有的把实战化等同于野战化,一搞实战化训练就一股脑把部队全拉到野外去驻训;有的把实战化等同于实案化,单纯停留在依案操作、一步一动上……凡此种种,都是与实战化训练相背离的,必须坚决纠治和破除。只有把实战的靶标找准,训练才能真正地贴近实战,才能将部队战斗力的刀刃打磨得更锋利。

为什么兵以治为胜、治以严为要?

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率领的戚家军,被誉为“16至17世纪东亚最强军队”。戚继光曾撰写《莅戎要略》,这一军事条令包括行军条教、对垒号令、对垒条教、守城军法等9部分,并对每部分的行动规范和要求作出了系统详尽规定,要求部属在训练中严格依令执行。正是因为治军严明、令行禁止,才有了训练有素、骁勇善战的戚家军。

从严治训首先要立起严的标准。2019年1月,全军第二批新军事训练大纲经过严格试训论证后正式发布,这标志着我军军事训练大纲建设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新大纲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对训练的目标任务、内容重点、方法条件进行系统改造,构建覆盖各层次各领域各类人员、同现代战争要求相适应的标准体系,为新时代军事训练提供了重要法规遵循。从严治训就是要维护新大纲的权威性和刚性约束,做到严之有据、严在法内、严得科学。

从严治训更要把握严的真谛。被中央军委授予“导弹发射先锋营”荣誉称号的火箭军某旅发射一营有一句箴言:“训练达标是起步,练到极致才算数。”这句话背后折射的是坚持以战领训、提高制胜能力的追求。正是有着这样的坚守和追求,他们39次出色完成联合军演、红蓝对抗等重大任务,连续18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营”,实现了由导弹发射先锋向强军打赢先锋的跨越。战争不是一成不变的,训练也应是动态发展的。严训本身不是目的,提高战斗力才是严训的根本指向。要紧盯未来战场对手、紧盯自身短板弱项,根据任务变化、理论发展、战法创新和实践探索的最新成果,调整优化训练内容,不断提高军事训练的质量效益,真正对接战场,淬炼提升战斗力。

为什么不能危不施训、险不练兵?

“滂沱雨、大雪降、狂风怒之日,正是练兵之时;崎岖路、河溪沟、荆棘处,正是练兵之地”,这是南宋岳家军练兵时的场景。正是这种严苛的训练,才使得岳家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我军历来强调越是艰险越向前,从难从严是我们训练的鲜明特色。近年来,无论是中国空军编队首次飞越对马海峡远洋训练,还是辽宁舰航母编队第一次穿越宫古海峡远海训练,都面临着陌生地域、复杂环境等多方面的考验。唯有不畏风险、勇毅前行,才能练出胆气、练出精兵。

随着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的深刻变革,实战化训练的领域不断拓展,强度难度不断增加,其挑战性风险性显著上升。是一味避险,还是险中强能,会带来不同的训练效果。为降低实弹投掷中发生伤人事故的风险,某国一家公司研发了一种训练手雷,外形、重量等都和一般手雷没有太大区别,但其壳体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制作而成,内部装有少量炸药并被黏土包裹,即使在手中发生爆炸,产生的能量也会被黏土吸收,基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试想,如果只用这种“无伤害”的手雷来训练,固然降低了事故风险,但战时必然付出惨痛代价。

军事训练是未来战争的预演,来不得半点漂浮和虚假。危不施训、险不练兵,说到底是训练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从难从严训练可能会出事故,要通过科学组训加以防止,但为了不出事故就一味降低训练难度和标准,是对官兵生命、对未来战争极大的不负责任,未来战场上要付出血的代价。实践证明,越严格训练越不容易出问题,越消极保安全往往越不安全,这就是训练中的辩证法。

(执笔:曹二刚、董俊林、熊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