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孤岛”救援,一个都不能少!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左超超、梁宸溪、赵云桥 责任编辑:于雅倩
2022-09-12 23:32:32

9月7日上午,第77集团军某陆航旅运输直升机平稳落地,被地震塌方围困的泸定县磨西镇柏秧坪村受灾群众陆续安全转移。刚下飞机,一位村民冲上前去一把拉住了领航员杨军的手,焦急地用彝族语向杨军说着什么,一旁的彝族医疗人员赶忙解释道:“海螺沟有位孕妇要生了,你们能不能把她也运下来?”

一个新的地名——海螺沟,被标记在了该旅领航员杨军的航图上。海螺沟位于山谷深处,百余名彝族同胞依山而居,以农耕、畜牧为生。然而,一场地震,几乎一夜之间摧毁了这个曾经风景如画的彝乡。从村民和医疗人员口中得知,海螺沟四周道路阻断、植被茂盛、地形复杂,不仅地面力量难以渗透,空中救援也有极大的风险。”从事领航工作近30年的杨军深知,这次任务无疑困难重重。

“准备就绪,可以起飞!”一声令下,直升机随即在轰鸣的旋翼声中遁入云层。阴沉的天气、紊乱的气流让机组成员随时紧绷着神经,机舱内叠摞的救援物资已经左右微晃。

15分钟后,飞机抵达目的地上空,为确保安全,机组仍然决定盘旋几圈观察周边情况。“直升机来了!直升机来了!”背靠石头坐下的孕妇、拄着树枝踱步的老人、平复孩子情绪的妇女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还有村民在田边点燃了一堆柴火,指引飞机着陆。

由于地面植被茂密,直升机完全不具备着陆条件,只能采取吊篮营救的方法。机械师胡海青自告奋勇,坐进吊篮,降落地面。等吊篮一落地,胡海青立刻跨出吊篮,急忙跑向坐在地上的孕妇,山中气温低,风速大,胡海清先脱下外套盖在孕妇身上,然后俯身小心翼翼地抱起孕妇向吊篮走去,吊篮缓缓升起,一根绳索牵起了两个生命。领航员杨军和随行的县医院医生一起将孕妇拉进了机舱。

眼看孕妇获救,胡海青立刻跑到彝族老爷爷倪明清身前,爷爷已86岁高龄,腿部受伤,加上医治不及时和营养不良,老人的身体非常虚弱。胡海青抱起爷爷大步向飞机走去,边走边安慰说:“爷爷不要怕,解放军来了,您和孙子都会没事的。”一旁的孙子倪雄早已激动地泣不成声。

爷爷躺进吊篮后双眼紧闭,嘴唇不停颤抖。胡海清看出了他的不安,俯在爷爷耳边向他说道:“爷爷相信我们,在吊篮里躺好,抓好栏杆,我们一定将您安全送到救援点。”边说边整理爷爷的衣服,将爷爷全身盖紧。放心不下的他决定再吊一根绳索,与爷爷一起上去,空中的他一手扶着吊篮不让其随风晃动,一手按住保险,配合飞行员将爷爷拉上了飞机。

第77集团军某陆航旅采取吊篮的方式营救受困群众。

“谢谢你们,解放军同志,只要有你们在,我就放心!”年近60的阿婆在震后左臂受伤,因行动不便一直不敢上吊篮,在飞机下方看见胡海清接连好几次陪同村民上飞机后,心中的顾虑被彻底打消,阿婆上飞机后,眼中满含泪水的向机组成员表示感谢。

机舱内,村民们都是第一次坐直升机,难免有些紧张。“阿杰咯,阿杰咯。”领航员杨军用从民族歌曲中学到的歌词一遍遍地安慰着彝族同胞。

中午11时45分,机组顺利返航,受灾孕妇被立即送往县医院进行治疗。飞机加油间隙,彝族同胞纷纷跑来向机组成员表达感激。领航员杨军向记者讲道:“在柏秧坪村的营救多亏了老乡们!我们的飞机刚抵达柏秧坪村在上空盘旋寻找降落点时,是庄稼地主人拿着镰刀带着村民把玉米一刀刀砍倒,这才有了能降落的地方。”

话音刚落,油已加满,机组成员立刻转身向飞机跑去,马不停蹄地开始下一场救援。

第77集团军某陆航旅出动直升机转移受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