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想退伍”到“想提干”,是什么改变了这名大学生士兵?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刘毅 宋子洵 王鑫 郭红庄责任编辑:马嘉隆
2020-06-10 02:50

自悟的道理来自身边的故事

■郭红庄

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致闭幕词。此时抗战胜利在即,如何激励全党坚定胜利信念?毛泽东同志没有发表长篇大论,而是用通俗的语言讲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此语一出,无须多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宣言深入人心。

善于用讲故事的方法开展教育,是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革命战争年代,我军战士文化水平不高,听不懂深奥的大道理,但一听到白毛女的故事就怒火中烧,一听到“拼弯的刺刀”的故事就血脉偾张。正是这种“接地气”的宣传教育,把革命的火种传遍四方。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不管是白毛女还是“拼弯的刺刀”,这些故事之所以感人至深,究其原因,就是官兵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达到了情感默契和思想共鸣,实现了自我教育。

当前的军营,90后、95后官兵已经成为主体,他们在个性特点、思想需求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只是生硬呆板、机械空洞地灌输道理,“少数人在台上讲、多数人在台下听”,就会抑制官兵的思维潜能,限制自主思考、情感体验和探索创造的空间。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但问题是“谁来”和“怎样”拨这盏灯、辩这个理?“强军故事会”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灵感和启示:官兵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有极大认同感,更容易在“亲其品质”“信其情理”中因共鸣而受教育。正如习主席所说:深刻道理要通过讲故事来打动人、说服人。

就像无法拒绝一段动听旋律、一幅优美画卷一样,没有人愿意错过一个好故事。好的故事可以“通情”,达到震撼心灵、激励士气的效果;好的故事可以“达理”,把深刻的思想、抽象的道理,转化为鲜明的观点、生动的事例,既接地气、冒热气,更见精神、显境界。

身边的故事最能打动人,自悟的道理最有说服力。“不用扬鞭自奋蹄”,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境界。一个教育者水平再高,也超越不了集体智慧;一个道理说服力再强,也取代不了独立思考。一个有温度、能走心的好故事,往往恰到好处、点到即止,诱导和启发官兵意会其内涵,给他们一片松软的土壤,在他们心中播下思想的种子,从而激发个体自觉,引导群体行动。

一个故事一个理,一组故事一堂课。当下的军营,并不缺少好故事,每名官兵都既是强军征程上的追梦人,又是强军故事里的主人公。谁的故事能打动人,谁就能赢得受众、赢得话语权。只要紧扣时代发展脉动,讲出温润心田、催人奋进的故事,千千万万强军故事的微小音符,必将合奏出人民军队阔步前行的宏大乐章!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