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陆军>>后勤战线>>正文

我军在军队医疗机构设立“为兵服务办公室”

为兵服务办:应该怎么“办”

来源:解放军报责任编辑:姚旭东2014-01-03 09:21

话题背景

让“为兵服务办”名至实归

2008年11月,总后印发《军队医院为部队服务工作规定》,提出军队医院要遵循面向基层、服务官兵、合理医疗、优质高效的原则,明确要求卫生部门加强管理和考核,医院主动接受部队的监督。随后,按照不增编制员额、人员抽组兼任的原则,“为兵服务办公室”在各军队医院陆续挂牌成立。

挂这块牌子很有必要。总后卫生部负责人介绍说,如今,各级部队医院的硬件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为官兵服务的“软件”建设必须跟上,军队医院成立“为兵服务办公室”,目的就是为了推动医院更好地为兵服务。

然而,这块牌子有多硬?挂这块牌子到底有多大用处?挂块牌子就能更好地提高为兵服务质量吗?挂牌之后,官兵看病究竟是不是更快了、更好了?挂这个牌子到底是多此一举还是名至实归?“为兵服务办”的人员是否兼职不尽职?

带着这些问题,且随我们走近“为兵服务办公室”一看究竟。

为兵服务办职责点击

★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制订医院年度为兵服务工作计划和相关措施

★成立为兵服务管理委员会负责休养员管理,收集休养员意见建议

★负责接待前来就医、转诊部队伤病员和体系部队探视、检查人员

★检查监督军人窗口和诊室为兵服务情况,提供导医、诊治等服务

★简化部队伤病员就医流程,对急诊危重病人协调先入院后补手续

★定期召开休养员座谈会,组织医德医风问卷调查,及时解决困难

新闻观察

沈阳军区某分部在某医院加强规范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为兵服务办”成为独立科室

■刘海春 孙旭东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汪学潮

助理员当上“兼职主任”

去年野外驻训期间,战士李炳轩突然高烧、头痛,连队干部把求助电话打到沈阳军区驻吉林某医院“为兵服务办公室”。主任高云接到电话,立即安排救护车和急救人员前出接诊,并现场为小李协调办理相关手续,使小李得到及时救治。

战士有医疗要求,医院立即有回应,协调办事效率高,这得益于6年前高云多了一个“兼职身份”——

那年冬天,某团腹痛多日的战士小吴,请假一天到离驻地百公里外的该医院就诊。乘汽车、倒火车,折腾了小半天,小吴才进了医院的门。在门诊大楼,他打听了一圈找到自己看病的门诊,在长长的队伍后面排队,直到医院下班也没轮上自己检查……

战士折腾一天却没看上病!团领导给医院打电话反映情况,医院领导立即带医疗队上门诊治。随后,他们在调查中发现,官兵在医院还有“看病找不到诊室、不知道诊疗流程、等候检查误点吃不上饭”等诸多困难。

不久,一名体系外的战士在驻训中受伤到就近的该院就诊,结果因为缺少“转诊介绍信、医疗卡”等必要手续,等了两个多小时才住进院。

为此,官兵们建议医院成立一个为兵服务的专门机构,帮大家解难题。这时,恰好总后下发《军队医院为部队服务工作规定》,提出从体系部队聘请监督员,定期召开座谈会,设立为部队服务专线电话和意见箱,及时答复、处理军队伤病员和体系部队反映的问题等诸多要求。该医院党委研究决定:在医务处挂牌成立“为兵服务办公室”。

高云,从此成为该院第一任“为兵服务办兼职主任”。

为兵办事有了制度保证

高云没有想到,履职之初就遇到一件尴尬事——

一名战士患急性阑尾炎,当时医院普外科没有空余病床,战士术后只好在走廊临时加床。高云查床发现后,几次找普外科领导协调病床,得到的回答是:“确实没有病房。你能把哪个病人撵走,就把哪个床位给你!”

高云又到别的科室去协调,得到的答案也大多是“病床紧张、不对口”等。结果,协调了一天也没能空出一个床位。

对此,高云很无奈:部队医院每天要接诊大量军地病人,医疗资源确实有限,各科室常常顾此失彼。再说,自己这个“主任”就是个兼职,有名无权,想为来看病的官兵办点事心有余而力不足。

后来发生的事情也让高云纠结:某体系部队点名要求该院骨科、皮肤科的知名专家到野外驻训点巡诊,结果“为兵服务办”协调了几次,也没请动专家“出山”。

某分部在调查中发现,所属不少医院的“为兵服务办”成立之初存在有名无实现象,特别是因为没有明确规定“为兵服务办”和临床科室的关系,“为兵服务办”常常办不成事。

为此,该分部在驻吉林某医院试点,在不增加编制员额的前提下,从科室抽组人员专职服务,把“为兵服务办”建成独立实体科室,配备了科主任、助理员,从体系部队选配了监督员,明确了其监督考评临床科室落实为兵服务工作的具体职能;规范了对诊疗官兵的管理教育、检查考评等工作内容;建立了情况反馈、住院访视等22项工作制度。

从此,“为兵服务办”职责明确了,为兵办事也有了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