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投身公益环保事业35年,这位老兵捡拾垃圾上百吨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赵雷 王宗仁 孟凡利 责任编辑:马嘉隆
2020-06-22 17:24:00

老兵吕庆荣连续三十五年投身公益环保事业,被网友赞誉——

“他捡拾的是我们内心的责任”

■赵雷 王宗仁 中国国防报记者 孟凡利

吕庆荣在荒山捡拾垃圾。齐亮 摄

1985年,退役回乡的吕庆荣当上了镇林业站的护林员。从那时起,他还给自己“安排”了一份额外工作:清理河道垃圾,当一名碧流河的“美容师”。

吕庆荣家住辽宁省盖州市什字街镇邢家沟村,发源于盖州市新开岭的碧流河从村前蜿蜒流过。1984年,22岁的吕庆荣退役回到村里,发现昔日的美丽山村变了模样,山上树林稀疏,野兔、山鸡没了踪影,更让他痛心的是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嬉戏玩耍、捕鱼抓虾的碧流河成了“垃圾场”,河道内满是丢弃的化肥袋、塑料瓶等各种垃圾。

“碧流河是辽南地区最大的河流,养育着两岸千千万万儿女,现在却成了这般模样。这可是我们的‘母亲河’啊!”起初,痛心的吕庆荣只是想尽己所能,趁着闲暇时沿着河边溜达,捡拾清理一些垃圾,但不仅垃圾的清运对他来说是个问题,他的举动还引起旁人的一些非议,家人也劝他赶紧找一份正式工作。恰巧,镇林业站要招聘护林员,吕庆荣心想这是一个好机会,既可以看山护林,又可以清理垃圾。1985年1月,吕庆荣当上了护林员,工作之余,他带着铁锹、铁钩子和蛇皮袋沿河岸清理垃圾,再用自家的牛车把垃圾运到离河边三四公里的地方挖坑掩埋,有回收价值的就送到废品站。

吕庆荣回忆,当时他一天拉一趟,一连拉了五六天,才将护林辖区内河道里的垃圾全部运走。后来,吕庆荣将垃圾清理范围扩大到碧流河水库周边区域,每个月固定去清理两次。从他的住处前往碧流河水库,一个来回要走20多公里,从骑自行车到骑摩托车,吕庆荣后来专门买了一辆三轮车用来清运垃圾。

吕庆荣深知,仅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母亲河”的面貌,必须号召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他多次到周边学校和企业宣传环保知识,逐渐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整治污染环境的企业,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碧流河也慢慢恢复了往日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模样,前来游玩的人也越来越多。

“山上栽满树,等于修水库,水多它能吞,水少它就吐。”2000年,吕庆荣东拼西凑借了些钱,承包了村子附近的340亩荒山,动员妻子和孩子跟他一起上山栽树,绿化荒山,涵养水源。20年过去,一株株小树已长成参天大树,小动物在山中繁衍,飞鸟在林中歌唱。“这才是绿水青山的美丽模样”,吕庆荣说。他还用自己和妻子在山上养鸡、种果树攒下的钱,在碧流河水库周边立起了两块石碑,正面写着“关爱生命之水,保护母亲之河”的字样,背面刻着碧流河水源地的简介。

2009年6月,在什字街镇党委的支持下,吕庆荣牵头成立了镇环保协会,会员达2700多人,每月定期进行两次捡拾垃圾活动。2012年初,吕庆荣又组建了老兵环保志愿队,除了捡拾垃圾外,他们还帮助困难群众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在吕庆荣家中,记者看到了吕庆荣获得的一大摞荣誉证书,“中国好人”、辽宁省第二届环保杰出人物……35年来,奔波于环保公益事业的吕庆荣穿坏了100多双胶鞋,用过3万多条蛇皮袋,捡拾垃圾上百吨。他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感动了无数网友,有网友留言“他捡拾的是我们内心的责任。”2013年4月,辽宁省营口市政府组织机关干部、教师及志愿者共800余人来到吕庆荣承包的荒山,种下了“尚德林”和“爱心林”。

“捡垃圾啥时候是个头儿?”面对记者的提问,吕庆荣说:“最开始的时候,我在河边捡垃圾都是偷偷摸摸,生怕别人看见说三道四。如今,国家这么重视环保,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守护绿水青山,作为一名老兵更要响应国家号召,我会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