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转业后,他去了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

来源:中国退役军人 作者:陈亚兵 责任编辑:姬彩红
2020-04-17 08:54:58

2018年4月1日,是我转业的日子。

16年的军旅生涯结束,肩章被摘下的那一刻,我泣不成声。

▲2014年冬,陈亚兵在泰安参加部队冬季野营拉练时留影

文 | 陈亚兵

等待安置的日子里,我决定先去工地打工:一来体验工地生活,二来挣一笔钱,给家乡装太阳能路灯。

回家第二天,我扛着铺盖卷到了山东新泰某工地,成了一名架子工,一天200元。

我的工作是卸下灰尘满满的防护网,再用扳手卸螺丝,把架上钢管拆除。高达十几层的楼上,我要把6米多长、几十斤重的钢管一根根卸下,抓住并放置好。

不出两天,我拿扳手的手就肿得抬不起来了,组长便安排我扛钢管。一根钢管50斤重,每天要扛500多根,从楼房北面扛到南面。

肩膀磨掉一层皮,皮手套一天磨烂一双,每天身上都满是灰尘和水泥。这样的状态下,我和工友们很快打成一片。

一天,一位工友因腰痛难以动弹。他是大工,一旦他停工,工期就会拉长。

我恰好在部队学过理疗,自告奋勇帮他做了一番按摩后,他可以下床了。自此,工友们有什么不舒服都喜欢找我,直到现在,还有几个人会不时和我打电话聊家常。

我在工地呆了44天,凑够了五座路灯的费用。当家乡路灯亮起的那一夜,我的心里也特别亮堂。

2019年9月25日,是我去新单位报到的日子。这一天,我正式成为麻城市鼓楼街道办事处退役军人服务站的一名工作人员。

鼓楼街道是麻城市退役军人最多的地区之一,信访问题也相对较多。

面对每一位信访人,我会站在“自己也是一名退役军人”的角度,将心比心,热情接待。

刚上班不久,辖区有位老兵到省委巡视组反映问题,巡视组将意见反馈给我们。我多次登门和老兵沟通,协调解决了他的问题,最终他满意地在信访案件办结台账上签下名字。

▲陈亚兵(左)给退伍老兵曾凡胜耐心讲解优抚政策,帮忙查询优抚金到账情况 (倪仕佳 摄)

2019年入秋以来,麻城连续干旱、长期无雨,森林防火等级提高为红色预警。

我和同事被充实到民兵队伍,成立了30人的民兵救火应急分队,先后扑灭十几场山火。由于应急反应迅速,我们一连三次被紧急抽调去别的乡镇救援灭火。

有一次,盐田河镇发生山林大火。这座山多年没有人上去过,荆棘丛生。

上山之前,我准备了背囊,装了三十多瓶水和一些食物,好多民兵说根本用不着。我笑着跟他们说:“一定会用上的。”

当天,我们15人的小分队一鼓作气灭火2公里。经过多个小时奋战,火完全打灭了,大家也筋疲力尽,我的背囊果然派上了用场。

下山路上,大家跟我说:“部队回来的队长就是牛,如果没有你带的水和吃的,现在还不知能不能安全回来呢。”

2020年1月20日,我正在家做大扫除。手机“嘀”地响了,我瞥了一眼,是武汉新冠肺炎告急的新闻。我敏感地意识到,要迅速返岗!

果然,我刚换上衣服,通知就到了。

街道、社区是防控疫情最基础的作战单元、最关键的战斗堡垒。在疫情面前,作为老兵,我必须冲在最前线。

我开始穿梭于村居、路口,在楼宇、电梯厢、垃圾场进行消杀,张贴告示、入户排查、统计信息……

2月5日,鼓楼办事处成立隔离人员生活区,我主动申请前去工作。当天,我就穿上了防护服进入了隔离区。

出于被隔离的恐慌或焦躁,很多人情绪激动,非要工作人员给一个明确的回家时间。

为了稳定大家的情绪,我们努力做好隔离区的食宿工作,保障他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为他们做好情绪纾解。

我特意为他们申请了水果、牛奶,对小孩和糖尿病人会另外加餐。

真诚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一位隔离人员找到了我,非要捐款。

他说:“是你感动了我,我的家人确诊,我在这里隔离,你们不顾自身安危照顾我们,真的很感谢!请你帮我捐2000元钱,也算我为抗击疫情做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