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丨第一份“建设中国红色空军的计划”由谁起草?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孙克立责任编辑:陈婕
2017-02-06 10:57

图:王弼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祖国美丽的河山遭到侵略者入侵,特别是当听到日军飞机对中国大地和人民狂轰滥炸的消息时,让常乾坤和王弼热血沸腾、寝食不安,虽即将毕业,并已完成毕业论文,但他俩报国心切,顾不上参加学院的毕业典礼,就向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提出回国参战的请求,想把自己掌握的航空技术尽快用于抗击日军侵略。1938年8月,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任弼时为他们办好回国手续后,他俩踏上了回国的火车。9月,他们抵达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市),根据党的指示,留在新疆工作。期间,常乾坤、王弼先后编译了《飞行原理》《空中领航学》《空中射击学》和《航空发动机原理》等著作,这些成为东北老航校以及人民空军初创时期各个航空学校的主要教材。

1940年11月,常乾坤、王弼从迪化辗转回到延安,在返回延安的途中,他俩多次就怎样建设我党自己的空军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并由王弼执笔撰写了一份“建设中国红色空军的计划”草稿。抵达延安后,他俩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以及延安的艰苦条件,进一步对这个计划进行了修改完善,并以书信的形式呈送给了党中央。

在信中,常乾坤、王弼从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武装力量发展形势的需要出发,阐述了建设一支“中国红色空军”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着手实现这一计划的基本条件;提出了具体建设目标、步骤、方法、措施,及若干近期能实施的方案。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他俩主张将培养航空专业技术干部这一重要任务提到日程上来,强调“首先要培养大批航空干部,还要有制造飞机的干部”。有了懂得飞机的干部“才会购买飞机,才能修理、保管及使用飞机”,最后待我们的材料、设备、技术等条件成熟时“能制造发动机、制造飞机”,建设空军“单靠人家,没有自力更生是办不到的”。进而,他们建议在延安筹建航空学校,并根据空军雏型建制的需要,对该校专业、课目的设置,教员、教材、设备、校舍、经费等问题,管理体制、编制,招生对象、条件、数量等,都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这个计划凝结了他俩多年来追梦蓝天的心血,是我党我军历史上,由自己的航空技术专家,为党中央提供的第一份比较全面、系统、详实的空军建设计划,意义深远。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