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总”特批:飞行人员多发两个鸡蛋

来源:中国军网责任编辑:菅琳
2016-05-31 14:15

“长夜风雪吼欲狂,衣单被薄镀银光;‘冰窖’里边论蓝天,当个‘团长’入梦乡”。

在航校举行的一次晚会上,这首诗一朗诵完,便引起了一阵笑声。它从一个侧面生动地反映了航校的艰苦生活条件,同时也体现了航校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说是住在“冰窖”里并不过分。冬季牡丹江和东安一带,是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气温常常在零下40℃左右。警卫战士站完岗回来,浑身冰雪,眉须皆白。

航校搬到东安后,校部在一个日军的破兵营里。窗子上没有一块完整的玻璃,为了挡风御寒,只好用木板将窗户封严,然后再糊一层旧报纸。即使这样,房里还是有许多冰霜。

飞行二期学员,后来的共和国第五任空军司令,在朝鲜空战中击落9架敌机的王海也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开始了他的飞行生涯。

王海从山东解放区人民革命大学转入航校时是学航空机械的,当他以双优成绩毕业于机械班后,又强烈要求学飞行。

飞行训练更加艰苦和危险,但怀有报国之志的王海毫不畏惧。

他们开始学飞行时驻扎在黑龙江省桦南县的千振机场,那里的物质条件极差,几排破旧的房屋,一条土跑道,数架几经修理的破旧教练机,便是全部家当。

当时前方在打仗,一切为了前线,他们在后方,生活保障很不好。伙食不分空勤地勤,一律6人一桌,一盆没有多少油水的汤菜,主食是苞米碴子、高粱米饭,食堂里连个凳子都没有,大家围着桌子站着吃饭。一个星期改善一次伙食,可以吃到一顿白面馒头。

东北的气候十分寒冷,可达零下40℃,白天还好点,夜里很不好过。飞行学员、教员和地勤人员,夜晚全挤在一个旧榨油房的二楼,睡的是破木板搭就的通铺。由于行李单薄,夜里常常冻得难以入睡,只能弄些乌拉草铺在木板下御寒。洗脸盆里盛点水,第二天早晨就冻成了冰块,睡觉时身子裹得紧紧的,脑袋露在外边,半夜醒来嘴巴上结了一层白霜。

夏天没有鞋穿,他们就到闲置不用的破房子上拆些旧木板,锯成鞋底状,用刀子刮刮平,再绑上绳套,制成木板鞋穿。有时干脆赤脚上飞机飞行,更不用说飞行服、飞行靴了。

飞机哩,前面已经提到是几经修理的破旧飞机,有些机件是东拼西凑起来的,机上的设备缺这少那。飞航线时,机上没有武器,怕迫降在外边遭土匪袭击,就把三八大盖带在飞机上,以防万一 。平时飞行,螺旋桨、轮胎不够用,几架飞机轮换着用。轮胎充气没有冷气瓶和气泵,就用自行车的打气筒打气,一个人的力气不够用,就大家轮流干。

原东北老航校汤原场站站长王念慈每当谈起这段经历,都是感慨万千:

当时的空勤灶有名无实。在理论学习阶段,体力消耗少,就吃高粱米,开飞后则每周有一顿大米。为了表示对飞行人员的照顾,经“东总”批准,每人每天多发两个鸡蛋,就算是“飞行补助”了。

生活条件如此,工作条件更差。机场上设备不全,只有一块“T”字布,几乎没有其它的通讯和导航等设备。飞行指挥全靠红、白旗和手势以及天上的飞机摇摆来互相联络。

所有这些困难,都没有挡住航校的前进步伐。没有飞行服,就穿军衣飞行;没有飞行帽,就自己动手用帆布做成简易帽;没有风镜,就用普通玻璃磨制成风镜;没有降落伞坐垫,就用布袋子装上稻草代替;没有航行图,就用白纸画,没有航空时钟,就用手表、闹钟代替,有的同志在飞行时为了掌握时间,在胸前挂着一个闹钟……

困难,更加砥砺航校人员发奋向上,他们不计得失,把整个心思放在了学好飞行技术,期盼早日飞上蓝天,成为合格飞行员。

有的学员为了纠正操纵动作粗猛的毛病,就用纸板做好一个握杆套,再将图钉由里向外镶上,然后将其套在驾驶杆上练习。如果动作粗猛,图钉就会扎手,以此来琢磨、体会操纵动作中的用力大小。

航校人员在克服困难的同时,千方百计地改善条件。为了改善工作条件,他们自己动手修建机场,伐木盖房。仅两个月的时间,就修好一座机场,盖起了一个能容纳一千二百人的教室和能存放四百多个车皮器材的仓库;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干部、学员、战士齐动手,利用训练间隙和业余时间,开荒种地、饲养家畜;节假日里组织学员上山打猎,下湖捕鱼。为了活跃文化生活,他们组织了篮球队和排球队,经常在学校里组织比赛,同学们也经常走出校外,与其他单位举行比赛。

除此之外,他们还组织文艺队,踩高跷、演话剧等。1947年初,为了迎接春节,他们排练了大型歌剧《白毛女》,在校内外演出,获得很大成功,轰动了东安城。航校还自行创办了一些刊物,如《星火》《学习月刊》《航校》等杂志,给大家提供学习研究的园地。

老航校人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畏艰苦,以苦为乐,不怕困难,知难而进,为人民航空事业贡献力量。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