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野外驻训,下肢训练要当心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孙振者 张文铨 责任编辑:杨晓霖
2020-07-30 14:37:15

跑道路面起伏不平、天气状况说变就变……随着野外驻训的开展,野外训练环境给官兵的健康防护带来新的考验。笔者整理了3种常见下肢训练伤的防治方法,希望能对正在野外驻训的战友有所帮助。

纠正错误跑姿

预防髋关节损伤

列兵小吴今年第一次参加野外驻训。训练初期,小吴感觉髋关节部位有轻微疼痛,但他没太在意,继续随队训练。在一次3公里越野跑中,小吴的髋关节疼痛难忍,只好前往卫生连就医。

“你这是髋关节损伤,如果再晚些来,损伤加重,容易发生骨骼错位,引发足底筋膜炎等病症。”军医刘冠磊了解小吴的训练情况后,指出他是因跑步时姿势不对、左右腿受力不均造成的髋关节损伤。

刘军医在巡诊中发现,不少官兵因跑步姿势不正确引发髋关节问题,尤其是第一次参与野外驻训的战友。野外路况高低起伏较大,采用错误的跑步姿势容易加大对髋关节的不利影响。如何预防髋关节损伤?刘军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平时注意走路和跑步的姿势,学习正确的发力技巧。跑步、走路时不要弯腰驼背或过度挺直,左右扭胯幅度不宜过大。此外,官兵还可以进行两腿协调性训练,如单脚跳绳等。

避免髋关节部位瞬间承受较大压力。在战术训练、攀跳障碍中,落地时应顺势下蹲或滚翻,避免髋关节突然受力。不要盲目下跳,以免造成髋关节损伤。

训练前充分热身。热身不充分是导致髋关节损伤的原因之一。训练前应做好拉伸,可以通过单腿跳、侧身跑等方式活动髋关节。

科学安排训练

避免半月板损伤

随着野外训练强度增大,战术训练、野外拉练等内容全面展开,四连连长林强发现,有的战友出现了半月板损伤的情况。于是,他邀请卫生连军医张德全,为大家讲解如何防治半月板损伤。

张军医告诉大家,治疗半月板损伤要多休息。有的战士为了不影响训练,出现半月板损伤后,用涂抹红花油、贴关节止痛药等方法减轻疼痛,当时看似有所好转,其实治标不治本。而且,半月板损伤后,不及时治疗容易引发关节感染、关节积液,严重的还可能造成神经疼痛。

“预防半月板损伤,首先要知道损伤原因。野外训练时,跑动较多、上半身负重量过大,如果训练前膝盖部位没有充分活动,就容易导致半月板损伤。”张军医告诉大家,并提出了防治要点。

加强膝关节的准备活动。训练前,除了普通的热身运动,还要加强膝盖周围肌肉,特别是股四头肌的力量训练,如通过深蹲、仰卧抬腿等运动,增强肌肉力量,保护膝关节。

避免在疲劳状态下剧烈运动。野外强化训练往往会消耗大量体力。当官兵的身体处于疲劳状态时,要注意调整训练强度,避免官兵因反应迟钝、活动协调性变差引起半月板损伤。

出现半月板损伤后可以进行伸直训练。躺着时做直腿抬高运动,轻微活动关节。此外,还可以配合按摩,放松膝关节,减轻疼痛感。

注意脚下安全

拒绝习惯性崴脚

五连战士胡龙涛在一次3公里考核时,不小心踩到石头,扭了脚踝。回到连队后,他用云南白药喷雾剂喷了脚踝处,继续参加训练。但这几天,他发现自己崴脚次数增多,走路时稍不注意就会崴脚。

“不少战士就是因为第1次扭伤后没有正确处理,过了没多久发现自己经常崴脚。有的战友野外训练经验少,脚掌习惯了在平地的受力方式,到凹凸不平的野外就容易崴脚。”刘军医告诉前来就诊的小胡,扭伤脚踝后应立即停止活动,用绷带、急救包对踝关节进行捆绑包扎,不要扭动脚踝,以免造成二次扭伤。需要注意的是,脚踝扭伤后不能立即热敷,应用冷水冲洗或冰敷。如果扭伤情况严重,应及时到卫生连进行专业治疗。

摆脱习惯性崴脚,科学防范不可少。刘军医结合诊疗经验,提出几点注意事项。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战友在运动前可以对训练场地进行检查和平整,防止因地面高低不平使脚踝受伤。

做好热身。训练前可进行踝关节运动、原地纵跳、热身跑等运动,时间10-15分钟,以加强踝关节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从而提高关节稳定性。

合理使用护具。踝关节肌肉力量不足的战友,运动时可佩戴护踝,以加固、支撑踝关节。还可以尝试运动鞋垫,使脚底受力更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