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华山烈士陵园,他坚守13000多个日夜的“阵地”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作者:雷兆强 发布:2019-04-03 01:30:15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在陵园两侧,196位烈士静静躺在墓碑下。雷兆强摄

你们曾经盼着的幸福生活,终于实现了

陵园是烈士们生命的终点,却是张顺京女儿张文娟生命的起点。33年前,女儿张文娟在这里出生,成了这里唯一的“土著居民”。

在女儿眼中,父亲有些“迷信”。

胡海燕有一次犯脑瘫,是在前往“荣院”的路上。恰巧一位朋友路过,赶紧扶着胡海燕去医院,“再晚一步,人就没了”。同样的事也发生在张顺京身上,一次在河边,一辆摩托车醉驾直接冲张顺京而来。车倒了,张顺京竟然毫发无伤。

张顺京常对女儿说:“是陵园里500多位烈士在保佑我和你妈呢!”

每周五晚上是张顺京夫妇最幸福的时刻。儿子、儿媳、孙子、女儿、女婿都会到陵园看望他们,7口之家在小屋里共享天伦。

小屋外,天福堂前,两棵巨大松树高高挺立。那是张顺京37年前刚来陵园时种下的,如今已长成了参天大树。当年住在陵园里的这对夫妻,如今开枝散叶,子孙满堂。

床头的窗台上放着两张旧照片,那是张顺京夫妇双方父母的遗像。

“他们吃过的苦,太多了。”张顺京家里有兄弟姐妹8个,老母亲每个晚上都是又纺线又纳鞋底,变卖成钱供孩子们上学吃饭。胡海燕说自己嫁到张家时,一年到头都是吃苞谷面。

“你看现在的年轻娃还把好衣服往破整……”女儿张文娟牛仔裤上的一条“破口”,张顺京始终看不惯,也理解不了。说话间,胡海燕让家人尝尝她今天蒸的白米饭,她在蒸米时滴了几滴香油,“我跟抖音上学的”。

1982年,就在张顺京和新婚妻子住进烈士陵园的同一年,华山也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这里以前都没有路!”张顺京依然清楚记得当年华山的冷清。靠近华山风景区的烈士陵园四周全是荒地,没有一户人家。“到处都是小土路,一到雨天根本没法走”,后来,一条宽敞的“华山大道”从火车站一直修到了景区门口。

今天,华阴县已经成为华阴市,地方全年生产总值突破了70亿元大关,华山北站停靠的高铁,也让华山风景区的年接待游客量达到了800多万人次。

昔日荒无人烟的烈士陵园外,一条繁华商业街拔地而起……

2015年9月3日,张顺京看着新闻里威武雄壮的分列式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武器装备,心脏激动得砰砰乱跳,“攒劲很!”

那天,关掉电视后,他独自一人前往陵园后侧的香炉边点燃了一堆纸钱,边烧边落泪——他要把今天祖国的富强和军队的强大汇报给陵园里的烈士英灵们。

张顺京守的这块陵园,其实很小,占地面积只有12亩。但张顺京说陵园很大,“里面躺着的都是民族的脊梁”。

在这12亩的陵园里,长眠着辛亥革命时期的爱国将领、长征中的红军英烈、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英魂……这500多名为捍卫国家尊严、争取人民解放而牺牲的革命英烈,默默诉说着过去100多年来艰难的民族复兴之路。

平日里,张盘石总会看见父亲独自坐在陵园门口那张石桌前,默默地望着门外的繁华街道。人少的时候,张顺京喜欢在陵园里转悠,今天在这个墓碑前坐坐,明天在天福堂哪个骨灰盒前看看,嘴里时不时喃喃自语,谁也不知道他说些什么。

“天福堂这三个字多好啊,你们曾经盼着的幸福生活,终于实现了。”有一次跟着父亲打扫天福堂,听到父亲这句喃喃自语的话,张盘石终于明白了老父亲的幸福观和价值观。张顺京说,他最大的幸福和价值,就是“做那些先烈们的一双眼睛,看着祖国一天天繁荣富强”。

1 2 3 4

责任编辑:杨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