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致人而不致于人:巨里之战与神头岭伏击战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王 乔 责任编辑:杜汶纹
2020-08-21 05:21:43

    徐向前元帅题写的“神头之战纪念碑”

原 典

《百战奇略》致战篇原文为:凡致敌来战,则彼势常虚;不能赴战,则我势常实。多方以致敌之来,我据便地而待之,无有不胜。法(《孙子兵法·虚实篇》)曰:“致人而不致于人。”

致战篇认为,调动敌方与我交战,其往往处于虚弱不利地位;我不被敌调动去交战,则我处于主动有利地位。作战中,应想方设法调动敌方前来,我凭借有利地形严阵以待,便可无往不胜。诚如古代兵法所说:作战中要能调动敌方,而不被敌方所调动。

战 例

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光武帝刘秀命建威大将军耿弇率部讨伐盘踞济南的张步。张步派部将费邑驻守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又派兵屯驻祝阿(今山东省济南西),另于泰山、钟城(今山东省济南南)设数十座营垒。耿弇先克祝阿,再取钟城,后进逼巨里(今山东省章丘)。耿弇对外宣称3日后攻打巨里,同时放走一批俘虏,故意让他们将攻城日期报告费邑,费邑果然上当,亲率精兵援救巨里。耿弇说:“我修造攻城器械是为诱惑费邑出兵,敌已驻营野外而无防御设施,何必强攻坚固城池?”耿弇分兵一部牵制巨里守军,自己亲率精锐冲击费邑部、斩杀费邑。耿弇随后攻克敌40多座营垒,平定历城地区。

1938年2月中旬,侵华日军向晋南、晋西发动进攻,我八路军第129师在正太线展开游击战。3月8日,我军进至襄桓以北,决定佯攻黎城,主力在神头村地区设伏,歼灭潞城出援之敌。16日4时,我768团1营突入黎城,后主动撤退。潞城之敌抽调1500人增援,9时30分进入我神头岭伏击区。我771团拦头,772团3营断尾,主力从两侧突击,敌军大乱。11时30分,敌大部被歼,潞城之敌数次增援,也均被歼灭。16时,神头岭伏击战结束,毙伤俘敌1500余人,有力钳制日军向黄河南岸、西岸的进攻。

计谋分析

认识“致”的意义。“致”在古汉语里有“招引”“引来”之意,所谓致战,是通过引诱蒙骗有效控制敌方,使之由主动变被动,处于不利状态的一种战术,即本篇所提“彼势常虚”。被“致”之敌势虚何处?一是远道劳师、车马劳顿、士气低落。二是被我引诱而来,对我方意图毫不知情,等于打无把握之仗,战术上受制于我。三是敌客我主,我有充分战前准备,了如指掌的作战环境,周密细致的战略决策和因地制宜的兵力配置等,可确保处处游刃有余。因此,谁掌握作战行动自由权,谁就具备左右战场局势的能力,这也是想方设法进行“致”战的主要原因。毛泽东是善于“致”敌的高手。在长征四渡赤水之战中,毛泽东指挥红军一渡赤水“避敌”,二渡赤水“歼敌”,三渡赤水“诱敌”,四渡赤水“甩敌”,使国民党军顾此失彼、疲于奔命,始终无法找到与红军主力决战的机会,被美国著名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戏称为“像巴甫洛夫训练出来习惯于条件反射的狗一样,毛泽东要他怎么样,他就怎么样”。

理解“致”的技巧。战场上,没有任何一方愿意听对手调动陷于被动,因此如何“致”敌体现高超的指挥艺术,也是致战成功的关键。孙武把调动敌方、形成主动的态势称为“动敌”,并做详细解释,“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即伪装假象迷惑,投其所好引诱,施以小利调动,最后以主力伺机消灭运动中的敌方,体现致战精髓。实际中,可灵活运用“致”的手段,既可“打草惊蛇”迫敌转移,也可“声东击西”攻其必救;既可“浑水摸鱼”乱中取利,也可“偷梁换柱”使敌自败。总体而言,应抓住3点原则。一是料敌于先。把敌方看清摸透,预先判断出敌方未来动向,在战场上就能牵着其鼻子走。二是隐蔽企图。高度保密,严密隐藏我方真实目的,从而使敌方失去警惕,在不知不觉中被“致”,为我方创造可乘之机。三是乘虚而入。战争以势的变化为最高境界,经不断调动实现“彼势常虚”是致战最好的进攻时机。此时,在敌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实施突然袭击,即可实现作战意图。

防范被敌所“致”。在军事斗争领域,敌对双方互相保密、互相隐藏、互相欺骗,局势往往错综复杂,指挥员很容易被假象迷惑。

想要防范敌方“致敌”,做到“不能赴战”绝非易事。这不仅要求指挥员具有敏锐洞察力,能够看清战场形势,识破敌方诱惑,还要求指挥员具备出众智慧,能够见招拆招。一是将计就计。发现敌方“致”的意图,即利用其计谋为我所用,迫使敌中计上当。二是攻其必救。迫使敌不得不改变部署,远道而来与我交战,特别当敌方以强示弱,“守株待兔”时应采取此法。三是当面揭穿。即敌千方百计“诱”我时,不为所动,当场揭穿其阴谋,使敌“致”的意图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