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贺若敦夺粮与挺进大别山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魏允干 马颖龙 责任编辑:杜汶纹
2020-06-10 03:09:00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原 典

《百战奇略》饥战篇原文为:凡兴兵征讨,深入敌地,刍粮乏阙,必须分兵抄掠,据其仓廪,夺其蓄积,以继军饷,则胜。法(《孙子兵法·作战篇》)曰:“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饥战篇大致内容为,凡出兵深入敌境作战,难免会遇到粮草缺乏的情况。此时,必须分兵抢夺敌人粮仓,夺取其积蓄,接济军饷,通过从敌人手中夺取粮食支持我方战争,便能取胜。正如兵法所说:在敌人那里获得粮饷,就能保证部队粮秣供应充足。

战 例

据《北史》记载,北周大将贺若敦率兵攻打陈朝湘州(今湖南长沙)时,正值秋季,河水暴涨、水路不通,北周军粮道断绝,将士心怀恐惧。危急时刻,贺若敦派部分兵力四处掠夺粮食,以解决军粮供应问题。为避免陈朝得知北周军缺粮的实情,贺若敦命部队在土堆上覆盖一层粮食,故意让附近老百姓看到,并派人增修营垒、加盖房屋,以示要长期作战并隐藏抢粮企图。湘州守将侯瑱以为贺若敦兵强粮足而不敢进攻,对峙一年多,始终无法打败贺若敦。

1947年4月,国民党军向我山东解放区和陕北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由于连年自然灾害,解放区农业生产遭极大破坏,情况甚为困难。为应对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减轻经济压力,毛泽东电令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8月7日,刘邓大军4个纵队12万余人分3路南下,在无后方支援情况下,经20天艰苦行军,甩开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于27日进入大别山区,成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并开始重建中原根据地,对扭转战局,加速全国解放发挥巨大作用。

计谋分析

正确认识“饥战”。远距离跨境作战,是“饥战”的特定作战环境和背景。在深入敌境的情况下,物资补给是“客”军面临的最大困难,相对于建立与维护补给线,从敌人手中夺取补给物资、维系我方供给的“因粮于敌”思想,在战场上更具实用性。首先是速度快,从后方运输补给物资,路程远、周期长,无法立即解决部队实际困难,通过“因粮于敌”,物资能够立即用于补充,有立竿见影之效;其次是效果佳,战争不仅是作战双方战斗力的对决,也是经济实力的较量,敌人补给物资为我所用,在加强我方作战力量的同时,也可以削弱敌人,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最后是可持续,将敌后方变为我后方,以战养战,能够获得与敌持续抗衡的资本,加强战争潜力。可见,要想保证补给物资供应,“据其仓廪,夺其蓄积”的行动是从根本上打垮敌人、充实自我的最佳手段。贺若敦部粮饷断绝且深入陈朝境内,依托后方进行补给已无可能。正是通过分兵抄掠敌粮,贺若敦部粮草得到及时补充,士气得以振作,才获得与陈军继续抗衡的资本。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并重建中原根据地,使敌占区资源为我所用,有效缓解解放区经济压力,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灭亡。

合理使用手段。“因粮于敌”的战略意图固然重要,但敌人补给物资往往部署于其纵深且为重点防卫目标,想要“因粮于敌”并非易事,必须精心筹划,辅以合理手段。第一,要进行细致侦察,充分掌握敌情,特别是查清敌补给物资存放的具体位置,兵力部署及防御薄弱环节;第二,要隐蔽企图,防止打草惊蛇,避免敌加强警戒甚至转移物资;第三,要选择恰当时机综合运用各种谋略,或浑水摸鱼袭敌粮道,或声东击西扰敌防卫,或偷梁换柱占敌粮仓,确保一击必中,达成作战目的。贺若敦之所以在土堆上覆盖粮食,故意让周围百姓看到,并修筑营垒,制造长期作战的假象,就是为隐藏抢粮企图,避免引起侯瑱警觉而增大行动困难。贺若敦部在劫掠敌粮的同时,还主动破坏陈军粮道,使敌陷入物资匮乏的不利境地,可谓“一石二鸟”。

当然,如果视武力抢夺为“因粮于敌”的唯一方法,未免有些狭隘。在敌占区作战,可通过购买物资、宣传教育等手段争取敌占区民众信任,依托他们解决物资供应问题。如此做法在保证物资供应的同时,还能使作战环境和民意发生有利于我的变化,这也是“饥战”的更高境界。

注意把握分寸。应当看到,“饥战”所强调的“因粮于敌”,终究是一种理想状态,没有指挥员能保证战争走势完全按自己的预想发展,因此指挥员在筹划和指挥深入敌境的作战行动时,应注意把握分寸,切不可片面依赖“因粮于敌”,须想方设法建立自身稳定可靠的补给线,并做好预想预测和防范措施。否则,一旦未能在敌境如愿得粮,后果不堪设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英帕尔战役中,日军在进攻前,计划利用英帕尔当地资源进行就地补给,忽视必要后勤准备,部队出发时只携带2周至3周的口粮。结果,由于英军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日军“借粮”计划落空,士兵每餐口粮由出发时的300克降到15克,被迫以芭蕉心、野果和野菜充饥,士兵身体衰弱不堪、成群饿死,非战斗减员严重,导致日军最终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