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13年健康扶贫,赓续彝海深情

来源:人民海军 作者:谢林 奉云鹤 于贵民 赵国华 责任编辑:于雅倩
2020-08-12 16:08:59

七月的小凉山宛如仙境,时而细雨连绵,时而云雾缭绕。

前不久,海军某试训基地医院派驻云南宁蒗帮扶的专家团队在院领导的带领下,远赴当地最为偏远的蝉战河乡,举行健康扶贫大型义诊活动。

▲健康检查

一路沟壑纵横,一路风光绮丽。经过3个多小时的颠簸,上午10时,专家团队抵达蝉战河乡卫生院。事先得知消息的村民,早已在院内等候多时。看到善良淳朴的村民们充满渴望的眼神,专家团队顾不上休息随即投入到义诊工作中。

义诊一开始,各诊台前就挤满了就诊村民。当地73岁的彝族老大妈么色万罗在儿媳的陪伴下早早就来到卫生院。她的腰背处长了一个包,已有二十余年,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但因经济条件有限,一直不敢去外面看病。

▲指导帮带

专家团队骨科医生鲁春华仔细查看病情后,告诉么色万罗老大妈,脊柱上的包是良性肿瘤,在县医院只需一个小手术就能切除。么色万罗老大妈听后打消了心理顾忌,激动地拉着鲁医生的双手表示感谢。专家们倾心为当地百姓进行免费医疗、提供专业的诊疗意见,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赞誉。

自2007年该基地医院与宁蒗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后,发挥自身医疗卫生资源优势,帮助其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顺利通过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实现了全县群众近90%大病不出县。

▲义诊现场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宁蒗彝族自治县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地处高原、交通不便,加上当地医疗技术落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曾一度成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拦路虎”。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该基地医院遴选“精兵强将”组成医疗队,先后派出12批次47人赴扶贫一线。他们克服高原反应、语言不通,以及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始终把人民利益举过头顶,送技术、送温暖、送希望,医者仁心和过硬作风得到了数十万彝族老百姓的赞扬和爱戴。

▲下乡巡诊

13年来,该基地医院帮扶过的科室,几乎覆盖了宁蒗医院的所有角落,共帮扶学科17个,培训医务人员100余人次,其中16人已成长为医院的中坚力量,并充分利用本院学科优势,在宁蒗医院拓展新生儿黄疸治疗、纤支镜等6项新业务,填补了技术空白。

同时,他们邀请宁蒗医院医护人员来院进修培训,重点帮扶提升危急重症诊疗救治能力。为了宁蒗医院长久持续发展,在全面提升医护人员医疗水平基础上,该基地医院还从制度管理入手,帮助建立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优化医疗工作流程,规范诊疗服务行为。

▲耐心解答

在医疗队员们的接力帮助下,宁蒗医院在2018年创建了卒中中心,达到省级标准,2020年创建了危重孕妇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达到国家级标准。新的管理理念、新的临床思维、新的服务模式,让当地老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医疗队员们带动和帮助受援医院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带动受援医院专业技术发展,吸引了更多的农民群众在当地看病就医。农村一些常见病、多发病通过巡回医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诊治,一些急、难症患者在县级医院就能得到有效诊治,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大大减轻了农民群众诊疗费用、交通费用和陪护费用。

▲下乡巡诊

群山相拥的高原之城,留下了医疗队员们匆忙的足迹和辛勤的汗水。盛开的索玛花见证了人民海军与西南彝乡凝结成的深厚情谊。正如现任医疗队队长、检验科主管技师常莹辉所说:“能够在扶贫攻坚工作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我们倍感荣幸。今后,我们将对口帮扶的接力棒一直传下去,尽最大努力为当地各族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