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国防动员系统“五看五增强”教育活动体会交流摘编

来源: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尚晓敏
2020-06-10 10:35:22

当前,国防动员系统正开展以“看党的坚强领导、增强忠诚品质;看巨大制度优势、增强‘四个自信’;看人民军队中流砥柱、增强使命担当;看‘最美逆行’英勇壮举、增强战斗精神和血性;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增强抗疫必胜信念”为主要内容的“五看五增强”教育活动。教育中,大家通过讲述身边的抗疫故事,畅谈蕴藏其中的思想内涵、精神实质、使命担当,在列观点、辨认识、悟道理中,深刻感受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不断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开启强军新征程的磅礴精神力量。现摘要刊发部分体会,以飨读者。

亲身感悟“人民至上”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人武部政治委员 张先军

张先军(左一)到小区安排防疫工作。龚世新 摄

作为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灾区湖北的一名军人,我的感受刻骨铭心。

2月3日下午,武汉家中传来不幸的消息:岳父岳母、妻弟夫妇以及两个年幼的外甥全部确诊,加上当时正在金银潭医院住院的姑妈,亲属中共有7人感染。

亲人遭遇如此灾难,远在十堰的我却帮不上什么忙。疫情暴发以来,我一直坚守在人武部的工作岗位上,在狠抓单位自身防控的同时,还带领民兵投身地方抗击疫情。妻子马俊是武汉市花山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名医生,一直奋战在接诊第一线,每天直面大量的发热病人。肩负的职责使命,让我们夫妻俩无法分身照顾亲人,两岁的儿子也只能交由年迈的父母亲照顾。

让我动容的是,在长达2个月的时间里,家里的水电即使欠费也未停、瓜果蔬菜照常供应,非常时期,“烟火”不断。一天,父亲打来电话:“这么困难的条件下,社区直送爱心蔬菜,肉类食品不但没断供,价格还比平时便宜。”

更让我欣喜的是,确诊的亲属先后治愈并全部出院。出院那天,岳父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眼含热泪说:“我们家7人感染,如果自费,加起来怎么也要花两三百万,但这次国家全部买单,从患病到治愈我们没有花一分钱,要不是国家兜底,咱普通老百姓怎么扛得住呀!”家人安全无忧,让我得以安心在防控一线奋战,并积极投身单位各项工作建设中。

这次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也让我思考,非常时期,为什么能够做到柴米油盐不断、瓜果蔬菜不缺、水电气暖不停,社会秩序稳定?我的答案十分坚定:这是因为我们党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最重要的位置,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中国制度优势凸显的背后,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与人民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始终为人民谋幸福。

(中国国防报记者 何武涛 整理)

在援建中感受中国力量

■河北省文安县民兵一连民兵 张雷

张雷(左三)介绍活动板房生产情况。王赫 摄

今年春节来得比较早,我担任法人的一木集成房屋科技有限公司也提前放假了。

除夕夜,正在家中过年的我突然接到来自武汉中建三局的电话,说要紧急定制1000套箱式活动板房,用于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病房建设,还说火神山医院要在10天内建成。

当时,我的公司每天仅有生产40套活动板房的产能,这个订单要25天才能交工,加上运输,没有一个月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且,我这个环节只是其中一道技术含量不高的链条,要建成两所大型野战医院,得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啊?当时的我觉得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正在我发愁的时候,有关部门主动登门对接,帮我扩容增产、协调设备、招募工人,24小时连轴转,终于提前一天完成了订单。这时我又从新闻上看到:30个小时,完成了火神山医院相关设计方案;37个小时,上百台挖掘机集结开工;近万名建设者按时赶到工地,16个小时建成第一栋楼;第7天全国调集的物资全部按计划送达;第10天总床位数约1000张的火神山医院建成并交付启用。与此同时,一大批援鄂医疗队上岗接诊。

经历了同样的速度与激情,雷神山医院的建设也仅用了12天便完工并交付使用,我的订单也提前3天完成。我骄傲,我们每一个参与者都是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的创造者、见证者。短时间内能建成如此现代化规模医院的壮举,在人类历史上是第一次,这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强大的动员力、执行力和凝聚力。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民兵,我要以这次投身抗疫斗争为新的起点,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国防报记者 王赫 整理)

疫情大考见证全民担当

■湖南省邵阳军分区战士 廖威

廖威(右一)为快递员测量体温。雷晓宇 摄

今年春节,两年没有回家过年的我,一早就向单位请好了探亲假,准备回湖北省赤壁市和家人团聚。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断了回家路,在广州务工的母亲和姐姐也滞留在工厂。

武汉“封城”后,我忧心忡忡,担心疫情会不会蔓延到母亲和姐姐那里?担心老家的亲戚会不会被感染?更担心在湖北疫区的父亲,作为赤壁市车埠镇芙蓉村村主任,他要组织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十分忙碌。

农历大年初一,习主席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发出疫情防控工作的总动员令。各级党组织积极响应号召,全体党员冲锋在前,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父亲告诉我,我们村也成立了党员突击队,所有党员分成3个小组,分别在12个卡口,24小时轮守,有效切断了病毒的传播途径。同时,突击队所有成员对全村逐一进行入户走访,宣传防疫知识,排查疑似病例、配发防疫物资,大家的生活基本无忧。在广州,母亲和姐姐的情况也比较平稳,工厂虽然已停工,但在公司党支部统一调配下,各类保障都很充足。

“这边的疫情已经基本上得到控制,你在部队放心,不要担心家里。”3月10日晚,电话那头传来父亲沙哑的声音。那时,他已经连续奋战45天,在全村党员干部的努力下,村里实现了无感染、无输出、无疑似的目标。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彰显了党中央应对重大危机、驾驭复杂局面的非凡智慧和能力。作为一名预备党员,见证这场全民抗疫,更加坚定了我的入党初心,激励和鞭策我忠诚听党话、永远跟党走。

(中国国防报记者 周仁 整理)

最美“摆渡人”的血性担当

■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队长 蒋祖权

蒋祖权安排运力部署。洪培舒 摄

我们这支运力支援队是由6个不同驻军单位临时抽组成立的“混合编队”,队员以“90后”官兵为主体。

执行任务期间,运力支援队的车辆穿梭在武汉街头,给这座被按下“暂停键”的城市带去生机和希望。运力支援队官兵展示出新时代军人的担当,最危险的地方,争先上;最艰难的时刻,主动扛,被誉为武汉抗疫一线最美“摆渡人”。

有两次任务,让我印象深刻。一次是2月3日,武汉市决定在洪山体育馆、武汉客厅、武汉国际会展中心3处建设“方舱医院”。要在一夜之间把分散在武汉三镇的数千张床位配齐,对于运力紧张的武汉而言,并非易事。应疫情防控指挥部请求,我们紧急调集50台运输车,兵分多路前往支援。很多战士白天一直在奔波,原本可以选择在驻地调休的他们,全部自告奋勇主动请战。那天晚上,所有执行任务的官兵一夜未眠,硬是赶在天亮前将物资全部运抵方舱医院。

还有一次,是向火神山医院运送物资,这是很多人避而远之的高危区域。尽管存在较高感染风险,但接到这项任务,没有一个退缩的,“让我去”成为那晚最响亮的声音。有官兵说,在我们运力支援队,最难的事,不是执行任务,而是“抢任务”。

3月15日,习主席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指出,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习主席的回信是鼓舞,更是勉励;是肯定,更是期望。我们要与“可堪大任”的“90后”共勉,继续在本职岗位为抗击疫情战斗,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洪培舒、中国国防报记者 何武涛 整理)

同心抗疫诠释使命责任

■重庆警备区渝中第三离休所护士 万芝利

万芝利为老干部测量血压。左庆莹 摄

农历除夕夜,几条相似的朋友圈引起我的注意。图片里是我熟悉的医生和护士,作为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军队医务人员,他们从陆军军医大学出发,奔赴抗疫一线。我赶紧给要出发前往武汉抗疫的朋友发信息:注意防护,英雄加油!其中一位军医朋友这样回复:“谢谢。不是英雄,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肩上就有责任。”简短的一句话,令我为之动容。

我工作的干休所老干部平均年龄90多岁,属于易感人群。于是,农历大年初二一早,我便匆匆启程返回干休所。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我需要先在宿舍进行隔离,可一想到老干部的健康情况,我就坐卧不安。我多方联系各个医院的医生,向他们咨询老年人防疫的注意事项,并学习录制网课的技巧,向老干部传播防疫知识。

巴南区人民医院的李主任从业经验丰富,是我的重点咨询对象。在交流中,我得知他们医院被纳入重庆市集中救治定点后备医院,但医用应急电池短缺,医院无法正式启动。情急之下,我想到巴南区人武部,可直到电话接通前我都还在忐忑。出乎意料的是,接电话的同志一口答应:“没问题,人武部一定尽全力帮助医院解决困难!”

巴南区人武部多方联系,找到一家符合生产资质和条件的企业,人武部出面与当地党委、政府协调,帮助该公司紧急复工,加班加点生产了600余个电池。2月15日,民兵将电池送到医院后,李主任兴奋地打电话给我:“多亏了人武部,真没想到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我立即打电话给人武部领导道谢,人武部领导却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防控疫情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这是我们的责任”——这是疫情期间我听到过最高频的话,也是最令人动容的话。疫情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困难,同时,它也是一块试金石。它彰显了我们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折射了人民军队的责任担当。无数军队人员奋不顾身、前赴后继,奏响了这个春天最动人的抗疫诗篇。

(中国国防报记者 左庆莹 整理)

小口罩折射的中国精神

■河南省军区原副参谋长 刘卫国

今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了所有人的心。

农历大年初一上午,我从微信群了解到老家河南省兰考县中心医院急缺医用口罩。这个消息,让我心急如焚。我连忙给老战友打电话,联系了一圈也没有多大收获。在老伴儿的提醒下,我想到了在日本的女儿。女儿接电话后答应尽快上街去“扫货”。可几天过去了,女儿的收获也不大,她告诉我,日本也因疫情导致口罩急缺。

就在这时,我了解到,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统筹下,河南省的医疗卫材企业全部开工,生产的口罩数量与日俱增,不但当地需求得到满足,一部分口罩还用于支援湖北武汉,还有一部分拿来投放市场。老家医院的口罩问题一天天得到缓解。同时,随着国家的全面调控、企业的复工复产、相关公司的快速转产,使得全国各地的口罩供应都得到了有效解决。

国内的口罩问题解决后,我们还向世界上其他有困难的国家和地区援助包括口罩在内的防疫物资,支援抗击疫情,展现大国担当。前几天,我看新闻报道,日本爱知县曾给对口友好城市无锡市捐赠4500只口罩,如今爱知县因疫情严重口罩出现紧缺,无锡市回赠了5万只口罩。

鉴于全球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我担心起在国外的女儿,准备给她邮寄一些口罩。女儿回话说,她现在用的口罩就是“中国制造”,这让我很兴奋,也让我强烈地感受到,小小口罩从供应紧张到应保尽保,是在我们党集中统一领导下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有力见证。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没有过不去的坎,再大的困难、再大的风险也难不倒我们。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中国国防报记者 王根成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