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即使在界碑前"倒下一百次",也绝不在国境线上"后退一步"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郑蜀炎 责任编辑:于海洋
2020-10-26 09:50:18

“雏鹰刚张开的翅膀,离不开山风的力量。”这句塔吉克族的民谚,许多驻西北地区的边防军人都耳熟能详。

傲击长空、翱翔蓝天的雄鹰,一定是在疾风骤雨的磨砺中、峰巅横绝的峻险间,开始了生命中的第一次飞翔。

又至暮秋,刚刚踏上边关寥廓大地的新一代戍边人,无一不是怀着一颗期盼的心,睁着一双好奇的眼,他们身上最打动人的,是那股朝气蓬勃、蓄势待发的冲劲儿。

一切故事莫不是时间的故事。第一次佩戴上肩头的列兵军衔,拥有了生命中的新刻度。踏上边关路,老兵们更愿意把他们比喻为雏鹰——尽管羽翼未丰、翅膀稚嫩,但已开始尝试扬翮振羽。

列者,行列也。新战士、新排长的军旅“初见”,总有激越旋律伴随的青春诗行。

位列戍边方阵,他们军旅的“千里之行”将始于沧桑凝重的边关,他们青春的诗行亦将融入纵马仗剑、吹角连营的情怀与意境。——编 者

鹰将击,必振羽,迎风而上可冲天。戎衣新,志向坚,千难万险若等闲。请听一位“老边防”的边关寄语——

飞吧!雏鹰

■郑蜀炎

边关的路,使命之路

新兵老兵同样责无旁贷

披一身斑斓色彩,与苍白人生区别开;走一条峻险的路途,向平庸的生命说“拜拜”——这是我在云南一个边防连队的黑板报上,抄录的一首题为《迷彩服》的诗。

这个连队担负着近50公里国境线的守卫任务。

几十年来,新兵的第一课都是在斑驳的界碑前庄严宣誓。而我,也有幸曾是该连一名新兵。

新的战位上,来自西藏军区某部的新排长们朝气蓬勃。

刚入伍时,指导员用他的指导员传下来的一句誓言,点燃了我们的青春热血,而这句话今天依然在连队薪火相传:“士兵可以在界碑前倒下一百次,但绝不可以从国境线上后退一步。”

据说,康德关于仰望与敬畏“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的表述,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那么,这句震撼人心的话亦如边防军人的最高法则,被我们这支连队一代代官兵高高举过头顶。

当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进西藏时准备了130头骡马和牦牛,走到最后仅剩下3头。他栗栗危惧地写道:“我们对地球上的这条路与对月球同样的一无所知。”

然而,对于来到西藏边防的新战士而言,这却是一条必须熟知其一沙一石、一草一木的使命之路。

墨脱边防曾被称为“有巡逻线而无巡逻路,脚踩到哪里,哪里就是路”,最远最险的防区,需要在险路湍流间徒步往返8昼夜。

新兵姚刚向连队提出参加巡逻时稚气未脱:再过一星期我就满18岁了,让我把巡逻当一次“成人礼”。

没想到就在生日的那一天,他在巡逻路上被卷进滚滚浪涛,身后的战友只抓住了他那个绿色未褪的背包。

战友们把他出发前写好的《入党申请书》递交给党支部,将他的背包庄重地安放进烈士陵园。因为那一天恰是他的生日,墓碑上镌刻着他永远的18岁、永恒的边防新兵履历……

边防线上有各式各样的路,召唤着一代代新兵去踏行。

云南、广西边防部队首次执行大面积扫雷任务时,一批刚刚结束新兵训练才20天的新兵,经过反复申请后被分到扫雷队。

虽然耳畔“故乡飞鸟尚啁啾”,而今每天听到的却是隆隆的爆炸物引爆声。为了彻底清除雷障,让边疆百姓放心地恢复和平生活,排雷部队有一个特殊的移交仪式——排雷官兵手拉手,从昔日的雷区蹚过。

在这个“与死神同行”的时刻,原本考虑到新兵心理素质尚不过硬,只安排老兵和干部参加。可新兵们不干了,几十个新兵署名的“决心书”写得是那样豪迈:“穿上军装,谁也不是和平‘观光客’;担当使命,新兵老兵同样责无旁贷。”

那天,新兵老兵们一道,手拉手地蹚过曾经的雷区。

那一刻起,“稚嫩”这个词,将永远不复属于他们。

也是在那一刻,我想起了郭小川的诗歌《山中》:“一个新兵入伍了,我们很快就把他引进战斗的人生。”

新疆军区某师的新排长们积极参加适应性训练。

一声“到”,一生到

演绎军人特有风骨与品质

云南边防某连驻守一眼望得见越南、老挝、缅甸三个国家,两条跨境河流的边关要地。

自1953年奉命开进至今,已记不清来了多少批新兵。但官兵们清楚记得,连部门口的一副对联,是刚驻守边防的那个春节,一位大学生新战士所写下的。从此,连队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年春节的对联,都由刚到边防的新兵挥毫。

许多年过去了,对联的字迹书法年年在变,但其上的内容从来没动过一个字——“眼望三国两条江,胸怀祖国保边疆”。

不变的当然不仅是对联。去年新兵刚到连队,讲述对联背后的风风雨雨、山高水长,依然是戍边老兵们迎接新战友的第一课。

“一声‘到’,一生到!”这是边防军人在告别边防时常说的一句话。

每年新兵入伍前,正是老兵泪别军营的时节。这些即将返乡的老兵,第一次面对边防喊出的那声“到”,犹在耳边。

说来也巧,今年有一位西藏退伍老兵,他叫谢全治。20年前,为了写一组“新的世纪新的兵”稿件,我曾在新兵营采访过他。

记得当初他尚有几分青涩,可谈及青春和人生,以及那句关于将军和士兵的名言,是何等的神采飞扬。

今夕何夕,已经被高原阳光烤晒出老兵“制式”肤色的谢全治,总在揉眼眶。听说,他成为部队技术最过硬的驾驶员,被称为边防运输线上的“全能兵王”。可面临离队,他和所有老兵一样,都在重复同样的动作——擦拭装备、移交枪械、暗抹泪花。

同样,他们也几乎都是用这句话挥别边关:如果需要,此生依然愿意归来当一个新兵。

将出生年代作为人生标识是一种时尚。大家是否还记得, 80后、90后、00后都曾是军营里一代代年轻的身影。

然而,时代的骄傲总是与历史的担当同在。岁月不能拷贝,每个年代都有自己独特的诉求与表达。就如一棵大树拥有自己的年轮,无论你属于什么“前”、什么“后”,边防军人始终拥有体现自己特质的精神谱系和价值取向。

我们说青春不朽,其实是说精神血脉的薪火相传;我们说青春永驻,其实是说忠诚热血的秉持激扬。在西北边防某部荣誉室,一个特殊的展板上的四个大字总是让新兵们热血沸腾——“浴血新兵”。

这支部队的前身,在解放边疆作战中,血战14个小时、所剩不到200人——全部是入伍不到半年的新兵。新兵们知道自己是怎样存活下来的,更知道应该怎样接过老兵血染的战旗。

在接下来的一场场战斗中,他们以辉煌战果获得“浴血新兵”荣誉。而这面沾满硝烟的锦旗,几十年间见证了无数边防新兵的泪花与决心、光荣与梦想。

西藏边防一位军分区司令员,一家四代人都曾是雪域高原的新兵。

这位司令员的父亲,是西藏边防部队第一批正式从内地征召入伍的新兵;他本人,是作为义务兵入伍的新兵;他的儿子,是边防院校定向招收的新兵学员;他的孙子,从名牌大学毕业到了边防,成为操控现代化装备的新一代戍边人。

在天遥地远、冰雪封冻的边关要塞接过上一代的枪,从来都不是一件浪漫的事。因为无论边防建设怎样发展,自然条件的艰苦、承担任务的危险,永远都是构成边防的基本要素;牺牲奉献,永远都是戍边守边的主题词。

然而,那一场场“老边防的荣光,点亮我的兵之初”演讲、一次次“分享戍边荣光,追寻边关发展、代代使命相传”专题授课,犹如特殊的因子,从新兵开始就血脉延续、继火传薪,在万里边关演绎着军人特有的风骨与品质。

许多新闻已经成为历史,许多历史正在续写新的篇章。

今年新兵入伍离开家乡前,各地开展一系列活动为子弟兵壮行。

一批从江西入伍即将奔赴西藏高原的新兵,是从“八一纪念馆”宣誓出发的。当地驻军领导的一番话不仅让新 兵们激奋不已,就连我这个老边防也深受感动:“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今天新兵们从这里出发,风雪高原的海拔再高,也挡不住军旗的飘扬。”

在黑龙江省,即将奔赴新疆边防的女兵们,来到“八女投江”纪念地。武装部同志的动情介绍,让即将成为戍边女兵的姑娘们泪流满面:“在8位抗联女战士中,除了指导员冷云外,都是新兵,最小的才13岁,血红雪白、雪冷血热。”

一句熟稔的青春名言,骤然撞击在心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南部战区陆军边防某旅的新排长们正在进行强化体能训练。

祖国边防与我们有关

请不要在能吃苦的年龄选择安逸

马克思17岁时写的一篇文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曾说:青年人应“选择一个使人类趋于高尚的职业”。

毫无疑问,当兵来到天边边,便是这样一种高尚的选择。

“从老百姓到军人是一个根本的转变。”对于刚刚跨入军营来到边防的新兵来说,已然不是从前“一事能狂便少年”的地方大学生、高中生了。

记得20年前写过一篇《大学生入伍到边防》的报道,如今这种情况早已司空见惯。来自国防部征兵办公室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部队备战打仗需求的人才岗位,多达64类、270余种。其中不少与边防相关,并对学历提出了相关标准。

今年初,湖北武汉市应届大学毕业生李健雄加入志愿者车队,为火神山医院运送防疫物资。他说,看到那些忙碌的迷彩身影,特别想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如今,他如愿以偿,成为2020年成千上万应征入伍大学生中的一员。

他们的到来,如同内蒙古边防的一句谚语:“好雨把草原浇得更绿,好风把雄鹰送得更高。”

诗经传道,书剑养士。两年间,云南边防某旅迎来800名大学生新兵。通过锤炼,他们大部分成为班长和技术骨干。

万里边关一路行,这样的新景观、新故事比比皆是——来自清华大学的新兵成为军校参考集训小教员;来自南开大学的新兵为军官专业培训授课;来自体育专业的新兵带来的“法特莱克跑法”“金字塔间歇性训练”等现代训练方法让人耳目一新……

从广西边防某部,我了解到一个最新的数字——经过初步摸底,今年到边防的新兵持有各类证书的达50%以上,自己填写拥有某项特长的则多达90%以上。尽管刚刚迈入边关军营,但部队已经“相中”了30余名在军事体育、散打、电脑等领域中表现出色的他们,这些新兵入伍即成为各类专业“小教头”。

一茬兵有一茬兵的特点,边防军营对于有理想、有追求、有才华的新兵来说,无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

既然选择了做一名边防军人,天高任鸟飞,纪律的弧线正在校正着他们振羽的方位;海阔凭鱼跃,使命的召唤正在引导着他们遨游的航向。

一位在大学足球队踢过主力的新兵凭着良好的体能素质,一开始新训时满不在乎。可当他在红土地背负全副装具、戴起防毒面具,挥汗如雨参加匍匐、投弹、射击时,他不由感慨万千,“这就是战争与游戏、钢枪与书本的距离。”

万里边关,少年轻梦。刚刚踏入军营的新兵虽然与一个称职的戍边军人尚有不小差距,可是,他们的选择和追求不容置疑。东北边防某部在新兵集训队的教育中,让每个新兵写出自己10个最喜欢的成语,结果排序是:“金戈铁马、枕戈待旦、义无反顾……”

在对这批新兵进行的一份调查中表明:80%的新兵“没有吃过太多苦”,新兵家长最担心的也是“孩子吃不了边防的苦”。但新兵营刚刚贴出的一些充满时尚感的标语,让人如春风释怀:“请不要在能吃苦的年龄选择安逸”“若想酷,先吃苦,酷从苦来”……

“与你有关的才叫未来。”新兵们激情的话语,如同边疆特有的劲风扑面而来。边防即国防,祖国的边防当然“与我们有关”,即使在界碑前“倒下一百次”,也绝不在国境线上“后退一步”,这是因为——我们是中国新时代的边防军人。

卓拉哨所,新排长孙强(左)在晚饭后为战友弹吉他。

驻高原某训练场,新战士们一起做月饼。

王添昊、罗运飞、张中强、杜 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