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布哈的两件“大事”

来源:四川日报作者:郝勇责任编辑:于雅倩
2020-08-03 09:15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昭觉县梭梭拉打村驻村扶贫干部布哈带领607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7月的大凉山,连日的降雨浇透土地,在昭觉县四开乡梭梭拉打村,驻村扶贫干部、武警四川省总队凉山支队某大队政治教导员布哈,领着大伙走进田间的蔬菜大棚。73岁的老阿妈惹伍甲莫对布哈跷起大拇指,驻村扶贫以来,布哈带领151户607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13位“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布哈榜上有名。

布哈的“头等大事”

在村里建起武警爱民幼儿园

“教育扶贫是治根本、管长远的方法。”2017年,主动请缨到昭觉县梭梭拉打村任驻村扶贫干部,布哈决定从教育抓起。

以前,梭梭拉打村只有一个幼教点,40多个孩子挤在两间简陋的教室里。在写给总队的脱贫帮扶建议中,布哈将援建幼儿园作为“头等大事”。去年9月,武警爱民幼儿园建成投用,可容纳200多名孩子接受高质量的免费学前教育。

其间,尔古阿衣、马子拉两个孩子尤其引起了布哈的注意。尔古阿衣父亲去世、母亲改嫁,马子拉母亲病故,父亲一人抚养5个孩子。布哈了解到,两个孩子已享受学费全免政策,但一个月200元左右的生活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回到部队,他向战友们介绍两个孩子的情况,有两名战士决定资助这两个孩子。

布哈和在彝乡学校当老师的妻子阿呷长期坚持“家庭式”扶持,把尔古阿衣、马子拉等特困户家庭的孩子和孤儿当作自己的孩子,使他们获得亲情的关怀。这些年来,他们已资助帮扶18名彝族贫困学生,其中2人考上大学,1人考上研究生。

布哈的“心头大事”

发展特色产业让村民端上“金饭碗”

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成为布哈的“心头大事”。

“梭梭拉打村的妇女基本都会彝族刺绣,如果能形成规模化生产,畅通推广销售渠道,可以增收不少。”经过调研后,布哈决定带领大家发展彝绣,让村民端上“金饭碗”。

布哈4次拜访昭觉县民间彝绣专家阿合久都和中国彝族服饰收藏家阿吉拉则,请他们培训村里的绣娘,指导发展彝绣产业。

得知有专家进行教学指导和技术培训的消息后,村里的绣娘贾巴伍呷又重新拿起了针线。半个月时间,贾巴伍呷的彝绣技艺大幅提升,在县里的彝绣大赛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在贾巴伍呷的带动下,村里百余名绣娘加入彝绣队伍。全村通过“非遗+时尚+电商+扶贫”模式,让彝绣群众每年稳定增收2000元以上。

因其独特的气候条件,梭梭拉打村各类花卉花期长,是养殖蜜蜂的天堂。布哈动员大学毕业生俄洛瓦达返乡创业,在村里成立中华蜂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蜂农+贫困户”模式,做大养蜂产业。

合作社成立了,蜂箱、蜂种也采购回来了,但村民只会简单粗放散养,不会育蜂、预防病虫。取蜜也是最原始的方法,200多箱蜜蜂,让合作社面临技术瓶颈。布哈立即请来大凉山“养蜂王”宋文学,动员他传技术并将自己养殖基地的优良蜂种部分投入到合作社。目前,养蜂合作社已步入正轨,不断为村民带来可观的收益。

在布哈的扶贫日记上,一组组数据令人欣喜:村里的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的34%实现归零,151户贫困户在短短两年内全部脱贫,人均年收入达6200元左右。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