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双月日记:祖国安好,便是胜利!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张笋责任编辑:乌铭琪
2020-04-02 16:19

战“疫”双月日记:祖国安好,便是胜利!

武汉火神山医院感染八科二病区护士 张笋

4月1日晴 武汉

4月1日上午6:00,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病区的走廊上,我和队友们正忙碌地穿梭在病房,做好夜班的收尾工作。“稍抬头,张嘴,啊……”隔着面屏,我一手拿着压舌板探进患者口腔,一手将棉签伸进咽后壁,左右上下擦拭留样,再次核对记录,完成了今天最后一个采集标本。

张笋为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 杨秋芬摄

咽拭子标本采集这项工作,已由最初的紧张恐惧,变为现在的熟练大胆,每次我都是高度认真地操作。每当复查结果呈阴性,就预示着又一批患者要出院了,心中便倍感喜悦。

掐指算来,从2月1日至今,在火神山医院这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暴风线上,我们已经奋战整整两个月了。经过两个月的连续奋战,病人不断康复出院,住院患者不断减少,离战“疫”胜利的日子不远了,希望就在前方,加油!

“小张,来一下好吗?阿姨想给你合个影。”下班前,即将出院的33床患者喊住了我。64岁的张阿姨,是感染八科二区收治的第一批患者,刚来时病情特别重:核酸指标强阳性,合并房颤、糖尿病,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在80%左右,生命垂危。

“你要坚强起来,有我们陪伴着你,放心,我们就是你的儿女,有啥尽管说!”记得刚入科上夜班时,饱受病痛折磨的张阿姨烦躁、焦虑,一度失去治疗信心,试图拔掉治疗管道,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姐妹们轮流守在她的床旁,度过了那个难忘的夜晚。经验丰富的杨秋芬组长跟她拉家常,不断地进行心理疏导,定期让家人和她视频对话,帮助她慢慢树立了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那一段时光,张阿姨成了我们科里的“国宝”,每次交接班,医生、护士都会询问33床化验指标多少?饮食情况怎样?精神状态如何?经过全科一个多月的共同努力,她创造了生命奇迹,病情逐步好转,明天就要出院了。“一、二、三”,“咔嚓”一声,我们留下了一张难忘的合影。

即将出院的33床患者张阿姨与张笋留影 李丰芹摄

在这里守护生命、抢救患者的每一天都是难忘的记忆。回首前一段忙碌的时光,我们八科二病区床位全部住满,重症患者多,病情复杂多样,护理工作异常繁重。这些病人中,有脑梗不能自理的患者,我们要给他喂饭,及时清理大小便;有截瘫的患者,我们要为他翻身拍背,预防压疮;有聋哑患者,我们要耐心用手势比划交流,直到老人露出满意的微笑……紧张的几个小时过去,等到下班时,衣服早已湿透,脸上护目镜的压痕宣布我们今天工作的结束。

患者致张笋的感谢信 苏丽摄

战“疫”行动对每名医护人员都是生理与心理的双重考验,从最初不分昼夜的病房筹建,到加班加点的收治患者;从初入江城时的培训考核,到病房里的战“疫”实战;从原来心理上的些许恐慌,到娴熟到位的护理操作……经过两个月的奋战,目送一批批患者陆续出院,病人逐步减少,我们如释重担,坚信胜利就在不远的前方。

出院患者与医护人员留影 李丰芹摄

火神山医院战“疫”经历将永远镌刻在我心底,这里演绎着浓浓军民爱、融融医患情,坚定的信念引领我们去冲锋战“疫”,每天都在精心治疗患者,并悉心做心理疏导;每天都在为患者鼓劲,也为自己加油;每天都在为伟大祖国“一盘棋”抗疫的节节胜利倍受鼓舞,也在为自己在火神山医院战“疫”的付出倍感自豪。

乘通勤车返营的路上,放眼望去,雄伟的长江大桥上来往的车流更密了,江面的船只陆续起航,路边的桃花正艳,“重启”的武汉正在一步步恢复昔日的模样。我们在这里全身心地与病毒赛跑,与死神拉锯,以生命守护生命,每尝战“疫”胜果,都在心生感慨:祖国安好,便是胜利!

(冯振洲、杜家鑫、王均波 整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