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某受阅方队训练记事:白色方阵的幕后英雄

来源:新华社作者:黎云、高密、张一飞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9-09-26 16:07

白色方阵的幕后英雄

——海军某受阅方队训练记事

黎云、高密、张一飞

潘立新是带着退休命令进驻北京的。与他同行的是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0岁的“水兵娃娃”。

作为一名有着37年军龄的老兵,这是潘立新第4次参加阅兵。35年前,他也是“水兵娃娃”之一,踢着正步走过天安门。20年前,他是水兵方队三中队队长兼教练员,带出4个排面。10年前,潘立新以方队长身份带领水兵方队顺利完成受阅任务。这一次,他是主教练,负责筹划和指导开展整个方队的训练工作。

潘立新是海军潜艇学院潜艇兵训练基地原司令员。他所在的学院,负责抽组方队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这也是潜艇学院第4次抽组方队参加国庆阅兵。

即将和潘立新一起脱下军装的,还有四级军士长侯成刚、李金刚、李玉涛和上士赵尚伟、侯博文,他们都因阅兵而选择超期服役。李金刚、李玉涛负责排面的训练和日常管理,其他人则在保障岗位上默默付出。

“虽然不能穿上水兵服正步走过天安门,但我的队员替我实现了愿望。”李玉涛说,退伍之前能够参加国庆阅兵,这10多年水兵没白当。

老班长们即将离队,同龄的中队长王凯还将继续留下来。王凯最大的特点是对中队每名队员情况“一口清”。

“没什么诀窍,就是用心。”王凯是刚刚从东部战区海军某潜艇支队调入海军潜艇学院的干部,多年的战备潜航经历告诉他,阅兵方队和潜艇部队的团结精神是相通的。他坚持每晚熄灯后找队员谈心,在谈心中建立了解与信任,中队凝聚力战斗力迅速增强。今年7月,二中队党支部被阅兵联指表彰为先进党支部。

“潜艇上苦,阅兵训练也苦,当兵就是要吃苦。”王凯说。

年近50岁的赵广臣是一名军医,每天队员们出操,他背着10多斤的药箱满操场跑。没人看病时,他就背上电动喷雾器,挨个排面往队员脸面和脖颈上喷水降温。

队员们训练量大,皮鞋脚后跟钉的铁掌隔三差五往下掉。老军医变成了修鞋匠,他从网上买来修鞋工具,一锤一锤敲打起来。

在方队,身体不舒服找赵广臣,心理上要减负找周晓娜。今年1月,作为全军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文职人员,周晓娜通过层层选拔考入海军军医大学,成为一名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员。

她是参与这次阅兵保障屈指可数的女性文职人员之一。白天训练,她像教练员一样全程跟训;晚上队员收操休息,她就跟到队员宿舍了解情况;熄灯后,她详细整理方队数百人的心理档案,为他们量身定制各阶段心理团训活动方案……

方队在编的心理医生是周晓娜,不在编的“心理医生”则是25名炊事员。队员孙文强无意说了一句“想吃妈妈做的红烧肉”,没想到第二天他的饭桌上就出现了一盘红烧肉。为了做好这盘菜,炊事班长赵云专门给孙文强妈妈打电话请教佐料配方。

从此,方队的食堂就有了“妈妈的味道”。一个多月来,炊事班先后做出了刘东琪妈妈的溜肉段、石君东妈妈的酸菜鱼、牟鹤亭妈妈的辣炒花蛤……一道道“妈妈菜”,队员们吃得热泪盈眶。

吃上了“妈妈菜”的孙文强,入伍前是中国农业大学的在读博士研究生。在孙文强的方队,和他一样大学在读或毕业后携笔从戎的有262人,占比近七成。这些年轻队员,在阅兵集训点开启了强军逐梦的新旅程。

本科保送“直博”的孙文强在大学期间获奖无数,包括多个国家级奖项和奖学金。“在我的生命中,正步走过天安门才是最高的荣誉。”孙文强说。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