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抗洪:“45.22”刻度线上的初心回望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朱勇 余林胜 何武涛责任编辑:杨红
2019-07-25 08:33

九八抗洪——

“45.22”刻度线上的初心回望

■朱 勇 余林胜 本报特约记者 何武涛

7月,又到一年防汛时,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的荆江大堤迎来了一年关键而特殊的时节。

记者循着每年防汛勘察的必经足迹,来到素有“天下第一矶”之称的荆江大堤观音矶。伫立矶头,观滔滔江水,听惊涛拍岸,动人心魄。

矶头左侧护栏下有一块纪念碑,上面标记着一条红线,刻着一个醒目的数字:45.22米。这是1998年8月17日9时的水痕,也是观音矶记录下长江在此处的历史最高水位。

45.22米,这是一个普通的数字,但对经历过那场洪水的人而言,却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那年夏天,长江发生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8月17日荆江最高水位达到45.22米!超过了荆江分洪上限水位0.22米,比1954年的最高水位高出0.55米。未知的恐惧笼罩在荆州城上空。”回忆当年的险情,时任荆州市沙市区人武部政委、长江沙市段抗洪抢险指挥部副指挥长张昌荣记忆犹新。

45.22米,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堤之隔的荆州城,随时都要面对滔天洪流。张昌荣说,为确保安全,当地群众纷纷远走避难,离家前每家每户都会打开家里的房门和窗户,防止洪水来袭时冲毁房屋。8月16日21时,分洪区内所有群众撤离完毕。

荆州军分区职工文海庭,当年跟随部队在荆江大堤上奋战90多个日日夜夜。回忆当年的险情,文海庭依然心有余悸。“8月16日,长江第六次洪峰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荆江扑来,奔腾咆哮的江水在荆江沙市段卷起巨浪,冲击着荆江大堤,拍打着观音矶头。”

“形势异常严峻的时刻,荆江大堤沿线部队全部上堤,严防死守。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看到抗洪官兵的身影,豪言壮语震天响:‘誓与大堤共存亡’‘人在堤在,水涨堤高’……”带着记者走在荆江大堤上,望着平静的江水,文海庭心情却难以平静。

华灯初上,夜幕拂去一天的喧哗,荆江大堤在路灯的辉映下略显静谧。从大堤走下,万寿园却是一片热闹景象,安居乐业的人们伴随着音乐跳起了广场舞。行走在广场中央,耳边传来了一首熟悉的旋律《为了谁》,尽管欢快的舞姿与这首歌的本意并不协调,但对这些经历过那场洪水的荆州人民而言,没有人比他们更懂得“为了谁”背后的真正意义。

荆州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主任张欣告诉记者,从汉代迄今2000多年中,荆江发生大小洪灾200多次,平均约10年一次,给荆州百姓带来无尽苦难。但面对同样的无情洪流,时代不同,“为了谁”三个字有着天壤之别的注解。张欣讲述了这样一段特殊的史事:

1931年夏,长江中下游遭受特大洪涝灾害,荆州洪湖苏区深受水灾之苦。那时的国民党政府非但不救济灾区百姓,反而以救灾修堤为名趁火打劫,置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一心想向灾区发动军事进攻,利用洪水来消灭处于困境中的苏区人民。

1931年的那场洪水,长江决口350多处,江汉平原一片汪洋,6个长江沿线省份的60余万顷农田被淹,数千万人流离失所,14万余人葬身。而在1998年洪水肆虐的危急关头,人民子弟兵却逆着人流冲上抗洪一线,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不倒的万里江堤。历史的悲剧没有重演。

因为那场洪水,人们记住了李向群,记住了高建成,也有许许多多人们并不熟知的英雄。荆州军分区的军事志至今还记录着这样一组数据:90多天的抗洪抢险中,30余万民兵预备役人员,成功排除重大险情240处,有11位民兵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长江奔腾,永不止息。正是这些年轻的勇士,用生命将荆江大堤观音矶的最高水位定格在45.22米刻度线。同样定格在45.22米高度的,还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以及一代代共产党员和中国军人历久弥新的无悔初心。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