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年,黄沙地见证“橄榄绿”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王天益 张海华 孙玉山 龚伟责任编辑:伍行健
2019-03-20 10:38

我们是植树造林的贡献者,也是美好生态的受益者

初春时重回曾经工作过的中队,雒晓宇看着即将发芽的树木,感怀不已:“今天的右玉,风和日丽,哪还能找到曾经黄沙漫天的影子?”

雒晓宇记得,自己在中队当排长时,早上出操前开窗通风,出操回来窗台上就是厚厚的一层沙土。在弥漫着扬沙的天气里训练,更是“有种让人窒息的感觉”。

雒晓宇的感慨也牵动了和雷杰的记忆。和雷杰是中队第18任指导员。2007年10月,中队搬迁至南移民新村。刚搬入新营区时,除了5棵樟子松,只有满院的沙土。党支部带领官兵用红砖、路牙石、鹅卵石整建营区,先后建成队列训练场、篮球场、400米障碍场。然后,官兵们将右玉植绿的经验用在营区绿化上,种一年、养一年、补一年,一代接着一代植绿。

如今,营区大大小小的林木有342株,包括杨、柳、松、柏、榆等不同树种,还新添了山楂、苹果、杏等10多种果树,黄瓜、豆角、西红柿等应季蔬菜也在温室大棚安营扎寨。“您到秋天来,就能吃到我们自己种的苹果!”负责苹果树种植区的士官张鹏自豪地说。

中队的变化,只是这些年整个右玉县翻天覆地变化的缩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右玉,由于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全县粮食作物亩不过斗,人民生活缺吃少穿。

如今的右玉城,进入夏天,放眼望去,森林公园满山苍翠,苍头河绿意浓浓。右玉因此赢得“塞上绿洲”的美誉,引得无数游人前来观景避暑。

“我们都是植树造林的贡献者,也是美好生态的受益者。”李瑞告诉记者,这几年,右玉西口风情生态旅游文化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中队经常执行安保任务,“虽然压力不小,但是看到驻地一派欣欣向荣,我们发自内心高兴!”

植一棵树不是什么大事,但从植一棵树到成一片林,离不开平凡的坚守

在武警朔州支队,提起右玉中队官兵,战友们都有一个比较相似的形容词:愣。

这个词在支队政委王亭眼里是褒义词,代表一种质朴的品质:不善言谈但内心纯真,不羡繁华却吃苦耐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右玉中队一代代官兵植树造林,留给世人的除了绿水青山,更有宝贵的精神财富。

现任支队侦察股股长孙先平,是从右玉中队土生土长起来的干部。孙先平告诉记者,在右玉中队,大家平时说话谈心经常都跟树有关——

入伍之初,班长跟他说:当兵就要有韧劲,就像门口的那些树苗,一年活不叫活,三年活才算活。

他刻苦训练,荣立二等功时,中队干部跟他说:功劳只代表过去,今后的路还很长,就像“武警林”还有很大的空地等着咱去植树呢!

当他提干时,支队领导勉励他:要像在右玉植树,咬定青山不放松,就终会成功……

在右玉精神的感染熏陶下,孙先平积极进取,获得了武警部队首批“极限训练勇士”徽章。如今,孙先平曾汲取到的精神力量,也在催化新兵呼士杰发生转变。

去年年底,刚下队没几天,呼士杰就对日复一日执勤站岗的生活感到了厌倦,站岗提不起精神,训练缺乏激情,学习也没多大兴趣。

老兵于爱民主动找到他,讲起了右玉的故事:“士杰,你知不知道咱脚下的这片土地,十几年前还是一片黄沙,那时的右玉……”

官兵植树造林的故事娓娓道来,呼士杰把于爱民的一段话牢牢记在了心里:“植一棵树不是什么大事,但从植一棵树到成一片林,离不开平凡的坚守。社会安全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同样需要无数个小我坚守寂寞、默默奉献。”

一代代官兵持续树木的过程,其实也是在潜移默化地树人。官兵们种下了树苗,也种下了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种子。

这个支队的战友们发现,从右玉走出来的官兵都有股劲。以在右玉中队工作了两年多的王栋为例:2014年,王栋进入支队机关后,连续4年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驻训比武,个人军政全面素质一直在支队干部中名列前茅,军事体育考核成绩始终全优。

2015年以来,右玉中队已连续4年被总队评为基层建设先进中队;2017年,中队团支部被山西省团委表彰为省五四红旗团支部; 2018年,中队荣立集体三等功。

66年,武警右玉中队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义务植树造林的传统始终代代传承。将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他们是植树造林的贡献者,也是美好生态的受益者。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