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40年·抉择篇|改革潮涌,三军奋楫争先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何孝林 徐水桃 周 远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8-11-12 02:04

1978年,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拉开帷幕。没有改革中的一次次抉择,就没有今天强军兴军的大好局面。人民军队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史。我军之所以始终充满蓬勃朝气,同我军与时俱进不断推进自身改革密不可分。请关注今天出版的《解放军报》“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刊·抉择篇”带来的详细报道——

改革潮涌,三军奋楫争先

■何孝林 徐水桃 解放军报记者 周 远

历史大潮,奔涌向前。1978年,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拉开帷幕。40年来,在中国激情澎湃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在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尤其是在大转折、大机遇、大挑战的紧要关口,人们一次次见证了人民军队在党的旗帜引领下铿锵前行的政治定力和坚定信念。

凭栏观潮起,逐浪扬风帆。没有改革中的一次次抉择,就没有今天强军兴军的大好局面。翻开国防和军队改革40年的画轴,触摸着时代印记,蓦然发现,每一个关键抉择都事关改革大局,都见证着一代代军人的忠诚与担当,都回荡着伟大时代的磅礴交响。

高屋建瓴,军委机关刀口向内打头阵

人民军队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史。我军之所以始终充满蓬勃朝气,同我军与时俱进不断推进自身改革密不可分。

回望人民军队40年的改革历程,人们就会发现,每每在抉择关头,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都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以系统性思维谋划改革方案,高屋建瓴、总揽全局,不断推进中国特色军事改革。

1985年,邓小平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伸出一个手指头,拉开了百万大裁军的序幕。人民军队改变过去依靠人数优势、进行大规模地面作战的思路,走上精兵之路。

2015年,习主席以恢弘的战略气魄领导推动国防和军队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建设符合国情、军情的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每一项改革都是一次抉择,而新的“四梁八柱”拔地而起的前夕,必然要回答一个问题:改革从哪里开始?

对此,中央军委以实际行动作出表率——最先动刀子的地方,是总部;最先精简整编的单位,是军委机关。

经历过百万大裁军的官兵清楚记得,100万的背后,有更精确的数字:当时的三总部机关人员,总参减少60%,总政减少30%,总后减少52%,他们以上率下,为全军作出了样子、立起了标杆。

历史,有时竟是如此惊人的相似。

抉择,首先从“龙头”开始。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启动以来,军委机关率先打响改革“第一炮”,拉开此轮改革的“开场大戏”,原四总部完成使命,军委机关15个部门走上历史舞台。

抉择,从来不是简单的选择。从“4”到“15”,不只是数字增减、名称改变那么简单,而是在结构重塑、精兵简政上迈出实质性步伐,让新体制尽快顺畅运行起来。

什么是担当?以巨大的决心勇气谋划改革是担当,冒巨大的困难风险实施改革是担当,选择刀口向内推动改革更是担当。抉择之中,感受的是阵痛,擎起的是强军火炬。

不打折扣,各级部队服从命令听指挥

改革如潮涌,后浪推前浪。

今年的中秋节,原陆军第27集团军机关大院门口,几位老战友相约回到这里。两年前,按照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命令,他们从河北移防山西,成为全军第一个因改革而进行部署调整的军级单位,“脖子以下”改革踏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每一次军队改革给各级部队带来的变化和影响都非同寻常;而每一次面对大考,官兵的回答都一如既往的雄浑激荡。

1998年,中部战区陆军某旅前身部队转隶原陆军第54集团军不到1个月,就接到中央军委下达的赴长江沿岸抗洪抢险的命令,编制体制还在调整中的部队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圆满完成任务。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